活泉甘霖的帳戶下來了! 詳情請點擊這裡

文章總覽 All Text Articles

  • 真耶穌教會廣立「終身執事」(中)

    Authors: 

    真耶穌教會廣立「終身執事」,是「造福」教會?或是製造「亂源」?(中)

     

    「你若為我築一座石壇,不可用鑿成的石頭,因你在上頭一動工具,就把壇汙 穢了。」(出廿 25)

    「你上我的壇,不可用臺堦,免得露出你的下體來。」(出廿 26)

    對於上面的經節,找遍參考書、看看有甚麼的特殊意義,就是找不到,只好自 己望文生義一番。既然是為了向神獻祭而築的壇,首先不可使用工具鑿出來的 石頭,為什麼?因為你使用工具的目的,就是要按照自己的意思鑿出容易築壇 的石頭。因此就把壇汙穢了!為什麼?神就是要你找適合的石頭築成壇,就對 了,不要你照自己個人的意思,加工鑿製自己要的石頭,去築壇!)

    26 節:「你上我的壇,不可用臺堦,免得露出你的下體來。」這一節的壇,應 該是指上節的壇,這壇現在是「我的=神的」,不用臺堦的話,有各種優點,方 便獻祭,不用爬上爬下的,不易摔倒、站得穩、平凡自然的祭壇,敬拜神感 恩、獻完祭,目的達到了,就可以。若造了臺堦,人一站上去,就很可能露出 自己的下體羞恥來!

  • 教養孩童走當行的路(文字檔,不是聽道筆記)

    教養孩童走當行的路

    求生存是動物的本能。動物父母教導小孩如何弱肉強食和逃命的技能。動物中唯人類有神的靈,能回應神的呼喚,能教導小孩在求生存之外,同時提昇自己內在非動物性的真實和善良。

    保羅深深感覺隨著年歲的增長,「外我」our outward man日漸毀壞,「內我」our inward man卻一天比一天更新(林後4:16)。這日日更新renewed day by day可以說是「內我」對神聲音敏銳度的成長,越來越知道怎麼聽,怎樣回應(約10:27)。而這一與身體無關的聽覺,需要父母以身做則的幫孩子啟動它。

    幾樣莫缺的教導:

    1. 信仰:

    a. 鼓勵孩子以自己的方式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

    父母不止要教導孩子信有神,更要鼓勵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去與神建立關係。每天傾聽孩子用童言童語和神說話,最療癒人心。靜靜的聽,不要去糾正孩子的悟性禱告,他正以最純真的自己向神說話呢!

  • 細想「登山寶訓」(六之六) 九、論真財寶 十、論心裏的光

    Authors: 

    細想「登山寶訓」(六之六)

    九、論真財寶  十、論心裏的光 

     

    【經文】《馬太福音》第六章:19~21節

     

     九、論真財寶   

    )、地上的財寶與天上的財寶

    幾乎所有的基督徒都能了解耶穌所謂的「地上的財寶」指的是什麼。卻對於「天上的財寶」總感到十分地抽象,不但常有很大的不解,甚至有時存在很深的誤會。受到普世宗教的影響,有不少基督徒認為「人生在世努力行善作功德」就是「積儹財寶在天上」。

  • 真耶穌教會廣立「終身執事」,是「造福」教會?或是製造「亂源」?(上)

    Authors: 

    「他們立君王卻不由我,他們立首領我卻不認。」(何八4)

    「祭司越發增多,就越發得罪我,我必使他們的榮耀變為羞辱。」(何四7)

    1. 謝忠光長老的憂愁(1983年台灣總會文宣處負責)

      1979年台灣總會,發行了第一期「真理研究」的刊物,其中有關長執按立的專題,謝長老總共發表了四次,第一期、第四期(1981)、第六期(1982)、第七期(1983)。

      在第七期,他憂心地提到:「本來對於教會職制的問題,應該已經闡明無遺…然而傳統觀念根深蒂固,這些研究之論述,似乎沒有發起什麼作用,至今仍然沒有改變觀念,多加按立長老…」(請參考1983年第七期「再論長老與執事的區別」)。

      《謝長老根據聖經,說明本會授權執事----去行使長老的事工,是違背聖經的教導。》

    2. 一般認為按例執事,始自徒六章「七人小組」,他們是執事嗎?

      沒有聖經根據,他們只是「臨時義工」,就當時現況的需要,所提出的辦法,也是有條件的。第3節,使徒說:所以弟兄們,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我們就派他們管理這事(飯食)。

      第5節,大眾都喜悅這話,就揀選了司提反、乃是大有信心、聖靈充滿的人、又揀選腓利等七人……。

  • 感化學校初體驗

    Authors: 

    感化學校初體驗

     

    我想要來說說關於昨天我觀察還有體驗的感覺。

    首先學校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很多門很多窗,光是要進去到校園裡面就需要三道門,每一道都上鎖,進入班級教室還要經過二道門。雖然去之前已經知道這是給青少年的矯正機關,必然不會像是一般的校園,只是親身經歷跟聽過還是有差別的,所以我感到身體相當的緊繃。

    班級氛圍果然如同工說是比較柔和的,如果沒有後面的教保員,跟國高中的教室沒兩樣。窗戶的外面還有防颱窗,應該是為了因應地理環境所裝設的,但這樣跟陽光又有了距離,視野一點都不開闊。在這裡被剝奪的感覺是很明確的,當然這是因為犯錯必須得要付出的代價。

    我們帶領學生玩「二真一假」的遊戲,過程中隨著同工的解說,我才知道在這樣的群體裏面是沒有秘密的,每個人都必須要像團體坦承,也就是說這裡沒有隱私。藉著遊戲逐步的了解每一個人的背景,知道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因為詐欺進來的,也有人是因為傷害,有人不是第一次,有人是第一次加入的夥伴。彼此的權力關係沒有很明顯,但可以看出誰擁有較多的話語權。每個人都很清楚自己進來是被關,並不是繼續讀書。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