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畢士大池邊靜觀、沉思
Primary tabs
坐在畢士大池邊靜觀、沉思
【經文】(約五1~18)
壹、前言
如右圖所示,畢士大池是在耶路撒冷聖殿東北角
靠近羊門(因為獻祭用的羊都由此門牽入所以叫「羊門」)
的一個池子。
這個池子呈「日」字形,因為水池四邊都有廊子,加上中間還另有一廊子將水池分為兩半旁邊,所以一共有五個廊子。」
從最近挖掘出土的考古遺跡顯示,這池子是一座人工蓄水池,長約96公尺,一頭寬約67公尺、另一頭寬約50公尺。
事實上,畢士大池早在19世紀初就曾經被人挖掘過,經過大約一百年後,在20世紀初,畢士大池又再次重新被挖掘出土,證實了那個長方形很深的池子就是畢士大池。
在1947年所發現的死海古卷中不但有提到「畢士大」這個名字,並且是使用雙數的名詞來描述此池子。這與後來考古學家發掘的畢士大池是由兩個池子組合而成不謀而合。
畢士大池在大約主前200年就已經開始建造,到大希律重建聖殿時期,畢士大池也因慈善家的捐助而得以重新裝修,於是加蓋了五個結構高大又宏偉的廊子給那些病患得以遮風避雨。所以他們
就給這個池子取了一個名字,希伯來話叫作畢士大(BetheSda)。
希伯來文「Bethe」的意思就是「house」(家或是房子);「Sda」是從「hesed」變化來的,是「mercy」(憐憫或慈悲或恩典)的意思。因此「畢士大」(BetheSda)翻譯出來就是「憐憫之家」(house of mercy)的意思。
貳、憐憫之家(House of mercy)
「畢士大池」很像是一座醫院,只不過這座醫院既沒有醫療設備,也沒有醫師和護理師。因為他是靠「水動」來治病的。池子邊躺滿了病患,可能還有一些陪伴病患的家屬。
「畢士大池」邊的這些病患很有可能是「罹患重症」的病人,曾經嘗試了各種方法四處找遍了醫生,但都無法治癒他的疾病。在用盡人一切的方法,最後來到「畢士大池」姑且一試,看能不能藉著「神蹟」醫好他的疾病。
「畢士大池」邊還可能有另一類的病患,就是「十分貧窮」的病人。他們可能原本就出身在很貧寒的家庭;也有可能是為了治病已經散盡了他們一切的積蓄,最後只好到這個免收錢的「畢士大池」邊等待機會。
天下最可憐悲哀的人就是家境貧寒又重病纏身。很可能他的家人或朋友剛開始還會在「畢士大池」邊旁陪伴著他。但是歷經幾十年病魔的無情摧殘再加上他的疾病一直無法痊癒。就像這位已經病了三十八年的病人。歲月和時光磨盡了他一切的親情和友情,他的家人和朋友最後可能為了生活都漸漸離他而去,最後留下他自己孤獨一人。
若我們坐在畢士大池邊靜靜的觀看,會發現這裡充滿了許多「不幸」、「孤單」以及「貧病交加」的「可憐」人。
他們天天躺在池邊等待「天使按時來攪動那水」。但是水動的時候一定要第一個下池子,他的病才能得痊癒。
從經文的記載來看,我們無法判斷。這到底這是「神蹟」或只是「傳說」?還是水動的時候會從水底冒出一些特殊礦物質(如硫磺)使人的疾病得醫治?我們不得而知。甚至有一些聖經古抄本沒有這一段經文的記載。
但不管是什麼原因,相信一定曾經發生過有人在水動時第一個下水,病得痊癒後再上來,否則怎麼可能會有人癡癡的在池子邊等上三十八年呢?
可是誰能在水動時第一個下水呢?只有具備以下幾種條件的人才有可能:
第一、眼力很好的人,他一看見水在攪動就立刻跳到水裡去;因此在這裡瞎子是永遠得不到醫治的。
第二、聽力很好的人,他一聽見水攪動的聲音就立刻跳到水裡去;所以在這裡聾子也是永遠得不到醫治的。
第三、手腳強健的人,在一開始水動大家爭相下水時,他能跑得比人快,並且可以拉開擋在他前面的人,還能不被別人拉開;所以,瘸腿、癱瘓的人在這裡也是永遠得不到醫治的。
若我們坐在畢士大池邊靜靜的觀看,會有很多的感觸,這裡真像是一個殘忍又現實世界的縮影。那些身體病得比人嚴重的或是身體殘疾非常需要醫治的人,在這裡是最不可能得到醫治的。因為他們外在的條件沒有比別人好,他們身體殘缺又虛弱。
這個現實世界就是如此充滿了「不公義」、「不公平」。好東西總是留給那些已經「比較有」的人。對那些有缺陷、有需求的人,人們總是用「殘酷」、「羞辱」來對待他們。
對那些躺在畢士大池邊等候「水動」的人來說,每一次的「水動」看似是再一次「恩典」臨到的機會。但是對那些殘疾的人士來說,每一次的「水動」就叫他們的心靈再一次得到「傷害」,再一次讓他們看見人性最醜陋、最現實的一面。
若我們離遠遠地坐在畢士大池邊靜觀;看見每一次「水動」時,大家爭相推擠拉扯為要讓自己成為第一個下水的景象,就會發現一件很諷刺的事。這個被稱為「憐憫之家」的地方是最得不到「憐憫」也最看不到「憐憫」的地方。在「憐憫之家」所充斥的卻是人性最原始的「叢林法則」。
「畢士大池」的故事很值得我們深深地省思。是否今日的教會也和「畢士大池」一樣,好處總是留給那些「條件好、位高權重」的人;而在那些真正需要幫助但卻是「貧窮、沒權勢又沒地位」的人身上永遠看不到別人對他們的「施捨」和「憐憫」。如果「畢士大池」修建了高大又宏偉的廊子,但在其中卻完全看不到「慈悲」和「憐憫」。那這些宏偉的修建有何意義?
同樣的,若一間教會失去了「憐憫人」的心腸,讓人看到的總是充斥了「權力鬥爭」、「剷除異己」、「排斥弱勢」的「叢林法則」。那麼即便教會會堂建造的再金碧輝煌、富麗堂皇,在神的眼中這教會又有多少存在價值?
「畢士大池」的故事就發生在「節期的安息日」(象徵最完美的宗教制度)、「耶路撒冷」(全世界最屬靈的中心)。如果在一個最完美的宗教制度、最屬靈的地方,卻只叫人看見人性的貪婪、自私、無知以及對弱勢者歧視、傷害的一面。那不是很令人遺憾嗎?
還有那些嚴守安息日的猶太人,他們每個星期週六都定時前往聖殿「遵守安息聖日」。雖然「畢士大池」離聖殿那麼近,但三十八年來從來沒有一個人關心這病人的心靈,帶他進入聖殿享受在安息日從神來的心靈平安與寧靜。卻在他得醫治後只在乎他違背了安息日的律法,拿著褥子走;而且還要逼迫他。
這個發生在「畢士大池邊」的故事,可以成為我們今日教會的一個借鏡,再次重新思考,「信仰的真實意義」是什麼?「安息日的實質意義」又是什麼?
當然我們更期盼「教會」能成為真正有實質意義的「憐憫之家」。
參、你要痊癒嗎?
這是耶穌面對那位病了三十八年的病人一開口就提出的問題。有很多人不能理解耶穌為何一開口就對那位病人提出這麼一個簡單的問題呢?如果他不想要痊癒,那他為何會在這裡躺了三十八年呢?他從耶穌還沒出生就來躺在這裡。三十八年了,他怎麼會不想要痊癒呢?
如果你不能理解耶穌所提出的這個問題,那就表示你是一個很幸福的人。對於一些長期「罹患重症」一直無法得治癒,身體、心靈不斷被病魔折騰啃噬陷在痛苦中的人來說,「痊癒」已經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期待。他們的心早已絕望死去,不再期待「痊癒」了!
從他和耶穌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他這三十八年來內心充滿了「無助」(沒有人把我放在池子裡)和「無奈」(我正去的時候,就有別人比我先下去)。三十八年來一次又一次的「水動」告訴他一個非常殘酷的事實:「『病得痊癒』這件事是永遠輪不到你的!」
對很多長年陷在「病痛」或「貧窮」無法解脫的人來說,他們的心靈所受到的扭曲和變形是一般人很難想像或相信的。
他們往往會變得比一般人更世俗、更負面、更現實,也不懂感恩。不用再跟他們談「親情」、「友情」、「愛情」,他們會認為這一切都是假的;他們永遠不再相信這些事。因他們長年以來看盡了世間紅塵的「無情」。「讓我病好,不再疼痛」,「給我錢,讓我吃一餐飯」,是他們唯一的冀望。其他的什麼人生大道理他們永遠聽不進去,也不再相信。
這就是為什麼這位病了三十八年的病人在耶穌使他痊癒後,他就立刻 「拿起褥子來走了!」。連向給他那麼大恩典的耶穌說一句感謝的話都沒有。甚至在知道使他痊癒的人是耶穌後還忘恩負義地主動去告訴猶太人,讓耶穌受到猶太人更大的逼迫。
若我們坐在畢士大池邊靜觀,我們會感到非常詫異和遺憾!其實,這些完全失去「痊癒」盼望躺在畢士大池邊的病患,他們舉頭就可以看到耶路撒冷的聖殿。他們和聖殿的距離是那麼的近!但是為何這些人寧願去躺在池子邊等待一個不確定何時會發生的「奇蹟」而自哀自憐。卻不願意自己摸索或請別人幫助他們來到聖殿祈求、仰望神的大能?他們真的都是十分軟弱的,有瞎眼的、瘸腿的、血氣枯乾的。
事實上,人的肉體和心靈真的是既軟弱又可憐。曾經是很堅強的人,在經歷長年的苦難病痛後竟然會完全失去永生盼望,不再向神禱告,也不再相信神的能力,和那些畢士大池邊的病人一樣。這是身體健康的人很難理解的一件事。
肆、慈愛和憐憫的揀選
這個在畢士大池邊的神蹟是約翰福音中記載耶穌所行的第三件神蹟。前兩件神蹟都是在加利利行的,一次是在迦拿婚宴上耶穌將水變成酒(約二),還一次是耶穌叫大臣的兒子復活(約四)。前兩次都是耶穌被邀請去的。但這一次卻是耶穌主動來到畢士大池邊的。
依照畢士大池的規模來看,相信當時躺在池邊等待「水動」的病患絕對超過百人以上。那為什麼耶穌在畢士大池只挑選了這位病了三十八年的病人醫治他?是因為他躺在那裡最久嗎?是因為他的道德品格最好嗎?還是因為他對神最有信心?從經文中完全看不出來他具備上述的任何一個條件。
耶穌從上百人中所挑選出來醫治的這個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1.他不像從房頂被縋下去的癱子(路五25)。得醫治後不會「歸榮耀給神」。
2.他不像那位生來瞎眼的(約九25;31)。得醫治後不會「極力維護耶穌」。
如果第一次因為人多耶穌躲開,他沒機會。但是第二次當他在聖殿裡遇到耶穌時,也沒有對耶穌有任何感恩的表示或歸榮耀給神。
耶穌給他的恩典不僅僅只是在「水動」時把他放入畢士大池中,而是超越這個池子讓他直接痊癒。耶穌給他的憐憫和醫治超乎了世人的想像。
這個世界上可能會有人為了一個千年的古董器皿,散盡家產買下它,只為收藏它。但是絕對沒有人會為了一支路邊的破花瓶付出任何的代價去購買它。
我們今天就像那支路邊的破花瓶,不但沒有美麗的外表,甚至還千瘡百孔、支離破碎、破爛不堪。但神的慈愛和憐憫竟然為了拯救、揀選我們付上了極高的代價。
當我們坐在畢士大池邊靜觀、沉思。不知能否在這位病了三十八年的病人身上看見了我們自己的身影。也看到耶穌用祂那以世人的角度來看是「無可救藥」的愛去拯救那些「不值得」拯救的人。是的!我們都是那些「不值得」拯救的人。
耶穌在這個故事中還清楚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教訓:「祂給人類的『愛』是遠遠超越『律法』的規範」。其實,祂可以避開安息日在前一天或隔日再去醫治那位病人。三十八年都過去了,哪有差那一天?祂也可以叫那位病人隔天或等太陽下山後再回來拿褥子。
這是一個以慈悲、憐憫、恩典開始的故事,最後竟然自己惹上殺身之禍,這是什麼道理?這就是天國十字架的道理!
伍、結論
《約翰福音》五章14節耶穌在聖殿對那位病了三十八年的病人說:「你已經痊癒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這句話或許適用在這位「病了三十八年的病人」身上。但是「犯罪」和「疾病」的因果關係並非適用在所有病人身上。
當門徒詢問耶穌那個「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神的作為』來。」(約九1~3)
因此,當我們面對一個病人時,千萬不可拿出這種自以為是的錯誤因果關係去訓勉人。這對病人來說無異是落井下石。自以為是神的去論斷病人,這是完全無法讓病人得到安慰和鼓勵。
至於病人本身也要脫去這種「犯罪」和「疾病」的因果關係觀念。將這一切交給神去定奪就好。生病無需自責,只要堅定相信耶穌是永遠愛我們的就好了!世間有哪一個人不死?而且大多數人在離世前身上都會帶著某種疾病一段時間,難道他們都一直不斷在犯罪?
筆者在2018年1月4日被醫生宣判罹患肺腺癌第4C期。簡單來說就是已經到了肺腺癌的最末期階段,來日已經不多了!
至今已歷經了兩年又兩個多月的治療,經歷數次手術開刀,最嚴重包括「大腦開刀」取出腫瘤。還有三十幾次的光子刀放射治療,以及數不清次數的化療注射、免疫治療注射。雖然也開刀置入一條人工血管。但兩隻手臂的血管已經抽血、注射到千瘡百孔,現在連住院化療要找一條明顯完好的血管來埋針注射顯影劑都十分困難。
在這兩年多的治療期間,因為吃標靶藥物造成身體皮膚潰爛、龜裂;又因放射線治療,高能量的雷射光束將胸腔、口腔、食道黏膜都打爛掉,造成身體疼痛,腹痛。那種持續數個月不間斷的日夜疼痛,整夜緊抱著疼痛的肚子在床上翻滾,徹夜難眠,除了神和枕邊人有誰聽見我的唉哼聲?向神禱告經常得到的回應除了「沉默」還是「沉默」。這真的會叫人心生沮喪,心情低落。
這種無止無境的長期病痛真的會讓一個曾經自認很剛強的人軟弱到都快失去信仰。這時候最需要的不再是「經文勉勵」而是「止痛藥」!對病患本人和家屬來說天天都是折磨的日子。
曾經在一次身體狀況不樂觀每況愈下不見好轉的情形下,心情十分灰暗鬱悶就和太太關在房間裡放聲大哭。當然哭完後還是起來洗澡清理身體和情緒,因為日子總是要再過下去啊!
這篇講章筆者在2007年的某安息日某間教會領會時就講過了。但在2018年罹癌(又是癌末)後再將這篇講章重讀一次,突然感慨萬千的對這位「病了三十八年的病人」油然生出萬般的「同情」和「憐憫」之心。這三十八年也就是一萬三千八百七十天的日子,他是怎麼熬過來的?無盡的煎熬、無盡的等待、一次次的希望破滅,沒有任何人的同情。真的是「很可憐」「很可憐」!這是沒有經歷過這些遭遇的人很難去模擬想像的。
感謝主!神用這個嚴重的疾病加諸於我身上,讓我以生命親身去體會那些病患和家屬的心境,並知道如何用自己生命的經歷來安慰、鼓勵他們。
我曾經有多次走入「死蔭幽谷」,萬分痛苦,連我自己都以為是不是時間到了,該走了!但每次繞了一圈「死蔭幽谷」,神又帶我走出來後,我就會更深刻感受到神的「憐憫」。祂雖然時常以「沉默」來回應我的禱告,但我可以確定祂從未「離開」過我。每經歷一次「死蔭幽谷」就對神又有更深一層的認識。這兩年多來,肉體雖然受盡百般折磨,但心中只有充滿了「平安」與「感恩」。
就算若我再有一次走進「死蔭幽谷」,但這次神沒有帶我走出來。我仍然要稱謝祂、讚美祂!我深信在祂的「慈愛」和「信實」的翅膀下,祂會帶我高飛到那更美好的家鄉!
最後給那些還陷在患難、病痛中的同靈們幾句經文。雖然我無法給你們「止痛藥」、「助眠劑」,但希望這幾句神的應許和話語能給你們帶來些許安慰和力量!
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羅八35)
縱使有再大的苦難,但是其實神離我們各人不遠;(徒十七27)
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林後一4)
千萬不要失去盼望,你現在所受的苦,所經歷的一切患難,有主耶穌和如同雲彩般的弟兄姊妹和你一同承受,一同經歷。神或許對你的禱告時常以「沉默」回應,但祂必定不會「離開」你,你永遠都不會孤單的!即便是已經跛腳還是要勇敢的繼續走下去。你會親眼目睹神在你身上的恩典和作為!
讓我們一起來坐在畢士大池邊靜觀、沉思,神在我們這些「不配」、「不值得」的人身上所付出的代價和豐盛的「慈愛」和「憐憫」。我們必深受感動並從中得到力量!
陳以熙 2020/03/18 於台中家 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