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 42 43
Primary tabs
詩篇 42 43
(可拉後裔的訓誨詩,交與伶長。)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我的心渴想神,就是永生神;我幾時得朝見神呢?我晝夜以眼淚當飲食;人不住地對我說:你的神在哪裡呢?我從前與眾人同往,用歡呼稱讚的聲音領他們到神的殿裡,大家守節。我追想這些事,我的心極其悲傷。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他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讚他。
我的神啊,我的心在我裡面憂悶,所以我從約但地,從黑門嶺,從米薩山記念你。你的瀑布發聲,深淵就與深淵響應;你的波浪洪濤漫過我身。白晝,耶和華必向我施慈愛;黑夜,我要歌頌禱告賜我生命的神。我要對神─我的磐石說:你為何忘記我呢?我為何因仇敵的欺壓時常哀痛呢?我的敵人辱罵我,好像打碎我的骨頭,不住地對我說:你的神在哪裡呢?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我還要稱讚他。他是我臉上的幫助,是我的神。
神啊,求你伸我的冤,向不虔誠的國為我辨屈;求你救我脫離詭詐不義的人。因為你是賜我力量的神,為何丟棄我呢?我為何因仇敵的欺壓時常哀痛呢?求你發出你的亮光和真實,好引導我,帶我到你的聖山,到你的居所!我就走到神的祭壇,到我最喜樂的神那裡。神啊,我的神,我要彈琴稱讚你!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我還要稱讚他。他是我臉上的幫助,是我的神。
《詩篇》42和43篇是一首放逐詩歌,長期以來被認為與大衛當年逃避掃羅王的追殺時,在曠野山地的心情寫照。將42和43篇合併是很合理的事,因其結構、內容、情感都相當一致。可能這首詩歌在聖經成書過程中因不明原因,才被分成了兩首。但追朔源頭,應該原是一首。
此詩歌也是《詩篇》第二卷的第一首詩歌,呼應聖經第二卷書《出埃及記》,以放逐和救贖為中心。猶太民族/神的選民對於放逐、漂泊有著深刻的感受、記憶和哀思。始祖亞伯拉罕就是一路從美所不達米亞漂泊到了巴勒斯坦地,其後的族長以撒、雅各也是不斷地在漂泊。雅各之後,全體漂泊到了埃及,之後又隨著摩西在曠野流浪,好不容易進了應許之地落葉扎根,卻在數百年之後亡國,再次漂泊到了外邦巴比倫。等到波斯王朝,部分被逐的百姓才又回到迦南地,但是好景不常,繼與希臘賽琉古王國(Seleucid Empire)對抗,後被羅馬帝國統治。西元70年耶路撒冷被羅馬大軍燒毀,百姓不住漂泊,散居歐洲各地。又受基督教歧視,信仰迫害。14世紀歐洲爆發細菌感染的黑死病,猶太百姓再次成了替罪羔羊,曾有2000猶太人被人用火活活燒死(Strasbourg massacre, 史特拉斯堡大屠殺)。近代的納粹德國更是在集中營中謀殺了近6百萬的猶太人。千年來,猶太百姓常是顛沛流離、斑斑血淚。
如此痛苦,歌詠如此苦痛。此詩歌亦然,借大衛被逐之情,嘆百姓漂泊之慟。故為《詩篇》二卷之始。
此詩歌只有短短16節,為三首小詩歌組成,以5、11、16節重複三次的「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我還要稱讚他。他是我臉上的幫助,是我的神。」為分界。此詩篇蘊含了強烈的個人情緒和記憶,乃是詩人對天上真神的哀嘆和祈禱:放逐與漂泊中,為何找不到你?
神在哪裡?
第一首小詩歌是1-4節;這裡詩人極其渴想、切慕神的同在。為什麼呢?因為詩人(大衛)被逐,無法回到家鄉、無法進到朝堂(大衛本是掃羅王女婿)、無法向神獻祭。其中無法進到聖所敬拜神是詩人心中的最痛!「神若喜悅你,怎會讓你回不了家?進不了聖所獻祭?」是故「我晝夜以眼淚當飲食;人不住地對我說:你的神在哪裡呢?」與主耶穌在十架上的形象重合:「神若喜悅你,怎會救不了你?」、「你的神在哪裡呢?」
讓詩人最難過的事就是「我從前與眾人同往,用歡呼稱讚的聲音領他們到神的殿裡,大家守節。I walked slowly with them until the house of God with a joyful shouting and thanksgiving, a celebrating multitude. 我以歡呼感謝的聲音與守節的群眾慢慢地走到神的家中。」如果詩人從來都沒有體會過與眾民一起讚美敬拜神的甘甜喜樂,必無法感受現在失去的痛苦。從前與眾人摩肩擦踵走得多慢到聖所過節,如今的孤單、失落、眼淚就有多重。
所以詩人只好自我安慰: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我還要稱讚他。他是我臉上的幫助,是我的神。
第二首小詩歌在6-10節,繼「神在哪裡呢?」後,詩人續問「神記得我嗎?」主阿!我是記得你的,從未忘記!「所以我從約但地,從黑門嶺,從米薩山記念你」,不論我在哪裡,我都記得你!但是你記得我嗎?我找不到你(第一小詩),但是難道你找不到我嗎?只要你願意,怎會找不到我?所以不是你找不到我,而是你忘了我嗎?「你為何忘記我呢?我為何因仇敵的欺壓時常哀痛呢?我的敵人辱罵我,好像打碎我的骨頭,不住地對我說:你的神在哪裡呢?」
詩人只好再次自我安慰: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我還要稱讚他。他是我臉上的幫助,是我的神。
第三首小詩歌在12-15節(43篇),問了「神記得我嗎?」後,詩人嘆「神離棄了我嗎?」13節「為何丟棄我呢?我為何因仇敵的欺壓時常哀痛呢?」再次與基督的受苦重疊:「我的神!我的神!你為什麼離棄我?」
但與前兩首小詩歌不同,詩人相信公義的神(大衛沒有對不起掃羅),必會帶領他抵達神的居所,滿足詩人向神獻祭、敬拜、讚美的心願,得著屬靈喜樂。
無論神在哪裡?祂總會帶領我的腳步找到祂。所以「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我還要稱讚他。他是我臉上的幫助,是我的神。」
我心、人說、求你
這首詩歌出現了許多次的「我心」:我的心切慕你、我的心渴想神、我的心悲傷、我的心憂悶、煩躁。人所以為人,在於內心情感反映了靈魂。詩人在第一、二小詩中不住地重複了我的心,表明了自己屬靈的乾渴、孤單和悲傷。
這原因來自於「人說」:「人不住地對我說:你的神在哪裡呢?」你都被放逐了,神必不與你同在。人對事情的屬靈判斷就是如此地直觀:神若與你同在,你必凡事亨通;神若離棄你,你必生活痛苦。殊不知看似被神厭棄的約伯,卻是滿得神悅的義人;看似被神離棄的耶穌,卻是滿得神愛的獨生子;做工諸事不順的保羅,則是滿得神帶領與恩典的使徒。
所以詩人不再專注「人說」,轉而「求你」:求你伸我的冤、求你救我脫離詭詐不義的人、求你發出你的亮光和真實!當人轉向神,看輕人說:不這樣,必得罪神、必然有罪、必下地獄!自會在「求你」中找到那條真實的道路。因為神(不是人)才是「我心」的溪水和甘泉,祂必然照祂的名引領我走義路。
晝夜流淚,直到光明高歌
人生在世,有晝有夜。詩人在開始,過得是晝夜流淚的生活,因為找不到神。最後則是在全然光明中,彈琴讚美,找到了那公義的神。這樣大的轉折,核心在於全詩的中心:「白晝,耶和華必向我施慈愛;黑夜,我要歌頌禱告賜我生命的神。」(如果將5、11、16節的分界拿掉,全詩會剩13句,正中間的詩句就是第8節。)
這是詩人的祈禱,也是他對神的信心。我雖因放逐而晝夜不住流淚,但是我相信神的慈愛,我也要不斷歌頌祂。許多人找不到神而不住流淚,最後失望離開。而詩人雖也因找不到神而悲傷流淚,卻並未絕望,也不曾想過離開神。相反地,詩人認為自己的生命還能存留(被逐卻不被殺),就是神對他的慈愛恩典,所以雖是淚眼汪汪,他仍晝夜禱告。
這樣的信心讓他從現在的傷痛走出,走到了神真正的居所。開頭,詩人遙想過去與眾民走到聖所,去敬拜神 (一群人走到一物理定點)。最後,詩人被神帶領,在光明中找到了神真正居住的聖山、居所、祭壇(個人被領到屬靈國度)。原來放逐與受苦後,等著的是真實的光明與喜樂,乃是主耶穌基督用自己身體開出的無比新路,不再被人、時、地所限制的敬拜 --- 祂的教會。從此,拜神不再藉著聖職人員(超越祭司)、特定節日(超越時間)、特定地方(超越地點),乃是藉著個人的心靈和誠實!
詩人感到無比喜樂與歡欣!他找到了神真正的教會!在光明中撫琴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