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疑難研究 - 第二十二章
Primary tabs
創世記疑難研究 - 第二十二章
【經文】(《創世記》第二十二章)
壹、前言
《創世記》第二十二章「亞伯拉罕獻以撒」的故事,可說是整本《聖經》中最具戲劇化也是最扣人心弦、令人驚心動魄的軼事。當「以撒」被捆綁放在祭壇的柴上「亞伯拉罕」正伸手拿刀要殺以撒的那一剎瞬間,相信初次看這故事的讀者必定屏氣凝神靜默地等待接下來所要發生的事。
《舊約聖經》中有許多的記事是與「基督的受害」有相關的預言。然而其中以「亞伯拉罕獻以撒」的故事是最神似。故事中無論是地點或 主題人物栩栩如生的對話,都出奇地與「基督的受害」經過酷似。
本文將一一探討並深入分析之。冀望本文將能讓所有讀者再次認識神偉大的智慧與浩瀚的大能!
貳、問題研討
問題一、《聖經》中「試驗」、「試探」、「試煉」有何差別?
【研究】
作者在《創世記》第二十二章第1節就宣稱:『神要『試驗』亞伯拉罕。作者在本章一開始就鄭重其事地向讀者昭告:接著底下所要發生的軼事,不是神在捉弄「亞伯拉罕」跟他開玩笑或是「亞伯拉罕」自己在自導自演。而是神在『試驗』「亞伯拉罕」!
什麼是『試驗』?『試驗』又和『試探』與『試煉』有何不同?這三者在《舊約聖經》的希伯來文和《新約聖經》的希臘文用法雖然有稍許的差異,但是相差甚微。筆者分析如下:
1、《舊約聖經》
『試驗』的希伯來文是「h's"n」(唸nasah),這字也可以有『試探(tempt)、測試(test)』)的意思。
A、當用在「神對人」時,常被翻譯成『試驗』。參考下列經文例句:
a.(出十五:25)摩西呼求耶和華,耶和華指示他一棵樹。他把樹丟在水裡,水就變甜了。耶和華在那裡為他們定了律例、典章,在那裡『試驗』他們。
b.(出二十:20)摩西對百姓說:不要懼怕;因為神降臨是要『試驗』你們,叫你們時常敬畏他,不致犯罪。
c.(申八:2)你也要記念耶和華─你的神在曠野引導你這四十年,是要苦煉你,『試驗』你,要知道你心內如何,肯守他的誡命不肯。
d.(申八:16)又在曠野將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是要苦煉你,『試驗』你,叫你終久享福。
e.(士三:1)耶和華留下這幾族,為要『試驗』那不曾知道與迦南爭戰之事的以色列人。
B、當用在「人對神」時,常被翻譯成『試探』。參考下列經文例句:
a.(出十七:2)所以與摩西爭鬧,說:給我們水喝吧!摩西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與我爭鬧?為什麼『試探』耶和華呢?
b.(民十四:22)這些人雖看見我的榮耀和我在埃及與曠野所行的神蹟,仍然『試探』我這十次,不聽從我的話。
c.(申六:16)你們不可『試探』耶和華─你們的神,像你們在「瑪撒」那樣『試探』他。
d.(詩七十八:18、41)18他們心中『試探』神,隨自己所欲的求食物。41他們再三『試探』神,惹動以色列的聖者。
e.(詩106:14)反倒在曠野大起慾心,在荒地『試探』神。
以上無論是『試驗』或『試探』在《舊約聖經》中都是使用同一個希伯來文:「h's"n」(唸nasah)。
至於『試煉』的希伯來文是「!¥h"B」(唸bachan),有時也會用「@¥r'c」(唸tsaraph),這個字有時也被翻譯成「煉淨」或「熬煉」。
參考下列經文例句:
a.(伯二十三:10)然而他知道我所行的路;他『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
b.(詩十八:30)至於神,他的道是完全的;耶和華的話是『煉淨』的。凡投靠他的,他便作他們的盾牌。
c.(詩六十六:10)神啊,你曾試驗我們,『熬煉』我們,如『熬煉』銀子一樣。
d.(詩139:23)神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
e.(賽四十八:10)我『熬煉』你,卻不像『熬煉』銀子;你在苦難的爐中,我揀選你。
以上無論是『試煉』、『熬煉』或『煉淨』在《舊約聖經》中都使用同一個希伯來文:「!¥h"B」(唸bachan)。
觀察、分析上列的經文例句我們可以先作個簡單的結論:
『試驗』與『試煉』皆來自於神,為要叫人的屬靈生命更豐盛、更認識神而長大成熟與神有更密切的關係得神更豐裕的祝福。
而『試探』往往是出自人的軟弱對神的懷疑與不信。使人更遠離神,甚至得罪神而受到神的懲罰。
2、《新約聖經》:
希臘文的『試驗』、『試探』、『試煉』是同一個字。「動詞」為「πειράζω」(唸peirazo)或「ἐκπειράζω」(唸ekpeirazo);「名詞」為πειρασμός(唸peirasmos)。此字也可以是『引誘』(lure)或『誘惑』(temptation)的意思。
因為希臘文的『試驗』、『試探』、『試煉』都是同一個字,所以在文章要如何翻譯,就要由此字在文章中的上、下文意來決定。
A、若是「出自於神」是「正向、善意」的,為了使人的靈命得更大
的造就與福氣。此字就會被翻譯成『試驗』或『試煉』。參考下列經文例句:
a.(約六:6)他(指耶穌)說這話是要『試驗』腓力;他自己原知道要怎樣行。
b.(林前三:13)各人的工程必然顯露,因為那日子要將他表明出來,有火發現;這火要『試驗』各人的工程怎樣。
c.(雅一:2)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
d.(彼前一:6)因此,你們是大有喜樂;但如今,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
e.(啟三:10)你既遵守我忍耐的道,我必在普天下人受『試煉』的時候,保守你免去你的『試煉』。
B、若是「出自撒但」是「負面、惡意」的,是為了誘惑人犯罪墮落離開神或叛逆神,此字就會被翻譯成『試探』。參考下列經文例句:
a.(太四:1)當時,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
b.(太六:13)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
c.(路四:13)魔鬼用完了各樣的『試探』,就暫時離開耶穌。
d.(雅一:13)人被『試探』,不可說:我是被神『試探』;因為神不能被惡『試探』,祂也不『試探』人。
e.(雅一:14)但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
f.(彼後二:9)主知道搭救敬虔的人脫離『試探』,把不義的人留在刑罰之下,等候審判的日子。
經過上文的分析我們發現,『試驗』、『試探』、『試煉』的實質意義在新、舊約《聖經》中所表述 的釋義相當一致毫無衝突。
問題二、摩利亞山在哪裡?
【研究】
「摩利亞山」現在的確實位置雖然缺乏考古學上之明確證據,但是學者們一致同意。今日「耶路撒冷」聖殿區內穆斯林所建的圓頂清真寺就是在「摩利亞山」的山頂上。該清真寺內部正中央的大白石頭,相傳就是當年「亞伯拉罕獻以撒」的那塊大石頭。
接續《創世記》第二十一章33、34節可知,「亞伯拉罕」當時應該是從「別是巴」出發前往「摩利亞山」。參考下圖(1)可看出從「別是巴」到「耶路撒冷」的距離不是很遠。難怪他們騎著驢並載著劈好了的燔祭所要用之木柴前往,走到第三天就能舉目遠遠的看見那地方(創二十二:4)。
圖 一
問題三、亞伯拉罕當時所獻的是「以撒」還是「以實瑪利」?
【研究】
這個問題顯然不會困擾任何一個基督徒。因為在《創世記》第二十二章第2節中明確記載:「神說:你帶著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你所愛的『以撒』,往摩利亞地去」。神跟亞伯拉罕清楚明確且豪不含糊地指定,就是你所愛的『以撒』。這難道還不夠清楚嗎?那在這個問題中筆者還要再說什麼?
其實筆者只是要說明一下,以實瑪利的子孫穆斯林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和主張,僅僅提供讀者作為參考而已。
實際上《古蘭經》並沒有記載「亞伯拉罕」獻子為燔祭,當時所獻為何人?雖然今天多數穆斯林,無論是「遜尼派」或「什葉派」,都相信當初是「以實瑪利」被獻,而非如《聖經》所說的「以撒」。然而更早期不少穆斯林的經注家都相信並清楚說明,當初被獻的是「以撒」。後來穆斯林提出「亞伯拉罕」獻「以實瑪利」這種看法的時候,明顯不能從當時的《妥拉》找出證據證實。
目前沒有任何一種猶太文獻包括:《聖經》、《塔木德》(Talmud)或《塔古姆》(Targum)有提到「亞伯拉罕」曾獻其他兒子。他們都認為「亞伯拉罕」只獻過「以撒」。連死海古卷都可以找到相關的證據。
穆斯林之所以會主張「亞伯拉罕」當初獻「以實瑪利」的原因。很有可能是他們認為「亞伯拉罕」獻子時,「以撒」還沒有出生,故「獨生的兒子」(創二十二:2)當然是指「以實瑪利」。
另外有些穆斯林會主張「亞伯拉罕」獻「以實瑪利」的原因,是他們認為抄寫員後來私自竄改了原始讀本。
新約《聖經》有幾位猶太作者都認為「亞伯拉罕」當時所獻是「以撒」。參考如下經文:
1、亞伯拉罕因著信,被試驗的時候,就把『以撒』獻上;這便是那歡喜領受應許的,將自己獨生的兒子獻上。(來 十一:17)
2、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把他兒子『以撒』獻在壇上,豈不是因行為稱義嗎? (雅二:21)
「亞伯拉罕」獻子為燔祭到底是在「以撒」出生前或出生後。又所獻的孩子是「以實瑪利」或「以撒」。截至目前穆斯林仍無法從《古蘭經》得到一致的看法。
問題四、亞伯拉罕獻以撒時,以撒當時幾歲?
【研究】
在《聖經》中沒有明確記載當「亞伯拉罕」獻「以撒」時,「以撒」當時的年紀是幾歲?
我們通常從「亞伯拉罕」能把把燔祭的木柴放在「以撒」的身上來看(創二十二:6)。認為「以撒」當時不可能是一個小孩子!因為要將一整個人完全燒掉獻為燔祭,所需的木柴數量可是一個小孩子所無法背得動的!
若根據著作《猶太古史》及《猶太戰史》的著名猶太史學家「約瑟夫斯」(Josephus)認為,「以撒」當年是是25歲。
若依照猶太法典《他勒目》(Talmud)又譯《塔木德》,則認為「以撒」當年是37歲。
至於筆者,傾向認同《塔木德》所主張「以撒」當年是37歲的說法。因為這個歲數是可以計算出來的。
如果《創世記》二十三章是接續二十二章的記事。那在「亞伯拉罕」獻完「以撒」後回到「別是巴」(創二十二:19)。沒過多久,「撒拉」便在「希伯崙」過世。「撒拉」過世時享壽127歲(創二十三:1、2)。
「亞伯拉罕」在100歲時得「以撒」(創二十一:5),而「撒拉」小「亞伯拉罕」10歲。這表示「撒拉」生「以撒」時是90歲(創十七:17)。所以「撒拉」過世時「以撒」應該是37歲(127−90=37)。這時「亞伯拉罕」剛獻完「以撒」回到「別是巴」。故筆者認為「亞伯拉罕」獻「以撒」時,「以撒」的年紀應該是37歲。
如果「以撒」是37歲,那當時「亞伯拉罕」也應該是137歲。以37歲的「以撒」若要抗拒137歲「亞伯拉罕」的綑綁,那簡直是易如反掌。就算他被綑綁也應該可以輕而易舉脫逃的。
當父子兩人走在通往摩利亞山的前三天路程中,因為「以撒」沒看見「燔祭的羊羔」,相信他不止一次詢問父親「亞伯拉罕」:「燔祭的羊羔在哪裡呢?」(創二十二:7)。但他從父親所得到的答案是:「神必自己預備「燔祭的羊羔」」。此時「以撒」的心中應該只知道神必預備「燔祭的羊羔」。但他不知道那隻「燔祭的羊羔」竟然是他自己!
作者沒有說「亞伯拉罕」在何時告訴「以撒」那隻「燔祭的羊羔」就是你!只是不斷地用「兩人同行」(創二十二:6、8)來暗示。「亞伯拉罕」在到達神所指示的地方之前,他應該已經告訴了「以撒」,那隻「燔祭的羊羔」就是你!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亞伯拉罕」在那裡築壇,把柴擺好,捆綁他的兒子「以撒」,放在壇的柴上(創二十二:9)。當「亞伯拉罕」作這一切獻燔祭的前置預備工作之時,「以撒」似乎沒有提出任何質疑,也沒有掙扎、抗拒,他執行這一切預備工作之時沒有遭到任何的抵擋,出奇的順利。要知道,「以撒」當時不是3歲的孩童,他可是已經是37歲的成年人。哪有可能會不提出任何的異議。如果要用「以撒」效法基督「順服至死」來解釋,這也未免太不通人性了,況且基督當時也還未降生。
所以只有一種合理的解釋。就是在他們在達到目的地之前「兩人同行」時,「亞伯拉罕」已經告訴並說服「以撒」讓他知道自己就是那隻「燔祭的羊羔」並且他願意接受這一切!
《聖經》沒有詳細記載當這對父子「兩人同行」時,「亞伯拉罕」到底說了些什麼話去說服「以撒」。
只是「以撒」的表現要讓今日很多的基督徒深省。以撒說:請看,火與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裡呢?(創二十二:7)。從「以撒」的提問可以看出,「以撒」相當清楚知道要去向耶和華獻燔祭的時候,必需具備「火」、「柴」、「燔祭的羊羔」。
換成今天我們帶子女去教會敬拜神,我們的子女知不知道去敬拜神該具備什麼?不就是要具備「敬虔的心」、「痛悔的心」、「謙卑的心」、「清潔的心」、「相信的心」、「誠實的心」嗎?而不是「手機」、「嬉鬧的心」。
因為在《創世記》的許多記載中,我們看不出「亞伯拉罕」和「撒拉」曾經分居過,他們一直都是相隨相伴。但是「亞伯拉罕」剛獻完「以撒」回到「別是巴」,過沒多久「撒拉」卻在「希伯崙」過世!這是個很奇怪的現象!
筆者在此插入一段尚未被證實的野史傳聞來說明這現象。據說當「亞伯拉罕」獻完「以撒」回到「別是巴」,被「撒拉」知道這一切的實情之後,「撒拉」非常生氣地責怪「亞伯拉罕」,怎麼這種天大的事情竟然事先沒有讓她知道,也沒有跟她商量,就自己偷偷去做。「以撒」可是她盼望、等候一輩子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心肝寶貝兒子。於是「撒拉」也不想再聽「亞伯拉罕」的任何解釋。就自己惱怒地從「別是巴」跑回以前所住的「希伯崙」,最後因氣憤而在「希伯崙」過世!
不管這個野史傳聞的真實性有多少?畢竟「亞伯拉罕獻以撒」這件事的確對「亞伯拉罕」他自己和他的家庭(他回去後要怎麼向他的妻子交代?)來說,他必定承受非常大的壓力。是什麼心裡的強大意念支撐「亞伯拉罕」,讓他能夠排除萬難,順利地走上通往摩利亞山這條艱難的道路?本文在後文「問題六」(見P10)會再詳談。
問題五、《創世記》第二十二章的主題為何?
【研究】
這個問題一定會讓很多人覺得可笑!《創世記》第二十二章的主題不就是在講『亞伯拉罕獻以撒』嗎?這還有什麼好懷疑的呢?沒錯,從文字的表面上看來確實是如此!
我們要曉得,希伯來作者通常會利用文學或文法的技巧藉著一個單字的變化與重複使用,將該章所要闡述的主題隱喻在其中。
上一章《創世記》第二十一章,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作者為了要說明「亞伯拉罕」在信心軟弱時,與「夏甲」生下「以實瑪利」。然而這並非是神原初的計畫,神為了要導正祂原初的計畫,就讓「夏甲」和「以實瑪利」被趕出去!但這並不是《創世記》第二十一章真正的主題!而只是文字表面的故事敘述而已。
那《創世記》第二十一章的主題是什麼?是『笑』。「以撒」本身名字的意思是「他笑」。他的出生確實給「亞伯拉罕」的家庭帶來極大的「歡笑」,甚至「撒拉」還說:「凡聽見的必與我一同『喜笑』」(創二十一:6)
然而在「以撒」「斷奶」的日子,「亞伯拉罕」為他設擺豐盛筵席慶祝的時候,「以實瑪利」因為「戲笑」(《聖經》沒記載原因),結果最後「以實瑪利」連同「夏甲」一起被趕出「亞伯拉罕」的家門。
《創世記》作者不停地用文學的技巧並藉文法變化用『笑』這個字來鋪陳整篇文章。實則在隱喻一件他想表達而沒寫出來的事。就是:天上的神也在『笑』,笑不自量力的人類,竟然要用自己想出來的辦法去代替神完成祂的計畫,這真是何等的『可笑』!
用這個觀念我們來看《創世記》第二十二章的實質主題是什麼?
觀察哪一個希伯來單字不斷地在《創世記》第二十二章中被重複使用。那就是該章的實質主題。
筆者先說出答案,後文再詳細說明。在《創世記》第二十二章中不斷被重複使用的希伯來單字就是:「看見」。如下經節:
-
第2節:摩利亞,的希伯來字是:「h"Y+rAm」。這個字基本上是由「h"a"r」(唸ra'ah)和「h"Y+」(唸yah)兩字組合而成(希伯來字是由右而左)。「h"a"r」(唸ra'ah),的意思是「看見」或「察覺」或「觀察」或「發現」(see;look;behold)。(h"Y+)(唸yah),是「耶和華」的短寫。所以「摩利亞」是「耶和華看見」或「耶和華察覺」的意思。
-
第4節:到了第三日,亞伯拉罕舉目遠遠的『看見』那地方。『看見』的希伯來字是:「h"a"r」(唸ra'ah)。前文說明過。
3、第7節: 以撒對他父親亞伯拉罕說:父親哪!亞伯拉罕說:我兒,『我在這裡』。以撒說:『請看』,火與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裡呢?
「亞伯拉罕」回答以撒:『我在這裡』。實際上從希伯來《聖經》直譯。應該是「亞伯拉罕」回答以撒:『看我』。『看我』的希伯來字是「y+N<N++h+」(唸hinnehni)。這字是由「hENih」(唸hinneh)字尾再加上受詞「我」。「hENih」(唸hinneh)的意思是「看哪」(behold)。以撒說:「請看」。實際上從希伯來《聖經》直譯。應該是「看哪!」「看哪」的希伯來字也是「hENih」(唸hinneh)。「看哪!」的意思也是「看見」。只是「看見」是一般動詞。「看哪」是「看見」的「指示詞」,有引導別人注意及指示「看」的方向的用意。
4、第8節: 亞伯拉罕說:我兒,神必自己『預備』作燔祭的羊羔。
事實上,「神必自己『預備』作燔祭的羊羔。」這句話如果照希伯來《聖經》直譯應該是:「神會自己『看顧』燔祭的羊羔。」。『看顧』的希伯來文和「看見」完全一樣,為「h"a"r」(唸ra'ah)。這字可以是「預備、看見或看顧」的意思。但是《中文和合版聖經》將此章中的「看見」全部都翻譯成「預備」。這將造成閱讀中文《聖經》會無法看出作者的隱喻動機!
5、第11節:耶和華的使者從天上呼叫他說:亞伯拉罕!亞伯拉罕!他說:『我在這裡』。
這裡再次出現第7節的「我在這裡」。希伯來文的意思一樣是『看我』
6、第13節:亞伯拉罕舉目『觀看』,『不料』,有一隻公羊,兩角扣在稠密的小樹中,亞伯拉罕就取了那隻公羊來,獻為燔祭,代替他的兒子。
本節中『觀看』的希伯來原文也是用『看見』「h"a"r」(唸ra'ah)這字。但是『不料』在希伯來原文是用『看哪』「hENih」(唸hinneh)這字。並非如《中文和合版聖經》所翻譯的『不料』。
7、第14節: 亞伯拉罕給那地方起名叫『耶和華以勒』【就是耶和華必『預備』的意思】,直到今日人還說: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
『耶和華以勒』的希伯來字是由「h'wh£y」和「h<a'r¦y」兩字組成。「h'wh£y」(唸yᵉhovah)是「耶和華」的意思。「h<a'r¦y」(唸yeraeh)是『看見』「h"a"r」的未完成式。所以『耶和華以勒』是『耶和華』必『看見或看顧』的意思。
所以說,直到今日人還說:在耶和華的山上必被『看見或看顧』。
《創世記》的作者在第二十二章中不斷地重複使用「看見、看顧」或「看哪」有約十次之多。他到底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在《創世記》第二十二章第1節作者就說:「神要『試驗』亞伯拉罕」。我們會覺得神用「獻獨生子為燔祭」來『試驗』亞伯拉罕的作法是非常殘忍的。如同有些基督徒剛落在神的『百般試煉』中時,也會覺得神是非常殘酷,並非是一位慈愛的神。
但《創世記》第二十二章的經文清楚告訴我們,為了使我們的靈命能夠成長對神更認識,再怎麼難熬、艱難的『試煉』,這既然是神允許在我們的身上所發生的諸多災難,祂都會『看見』,一切臨到我們的痛苦,祂必都『看顧』。
問題六、耶和華在事前就知道亞伯拉罕真的會殺以撒獻為燔祭嗎?
【研究】
許多主張神無所不知的基督徒,會認為耶和華在事前就知道「亞伯拉罕」會不會真的殺以撒獻為燔祭!
但筆者不認為「耶和華」在事先就知道這故事最後會如何的演變。也就是說「耶和華」事先並不能確定「亞伯拉罕」最後到底會不會真的下手殺死「以撒」獻為燔祭?
《創世記》第二十二章12節天使說:「『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
『現在』的希伯來文是「h'T:[」(唸`attah)
『你』的希伯來文是「h'T:a」(唸`attah)
在短短的這節經文中作者同時用了『現在』和『你』兩字。就算完全不懂希伯來文的讀者都可以發現,這兩個字的外型非常相似,而發音更是完全一樣。作者在隱喻什麼?
作者乃是要告訴我們,「耶和華」對我們所知道的是『現在』的『你』。也就是說「耶和華」是按『現在』的『你』之行為來知道『你』。換句話來說,「耶和華」對『現在』以前的「亞伯拉罕」他會不會真的下手殺以撒獻為燔祭,祂並不知道。然而『現在』知道了!
因此對主張「預定論」的人來說,他們認為神早就預定並知道每一個人一生所行的所有事。這種「人類傀儡論」的論調會讓神在末日對人類的審判產生一個非常大的矛盾。一定會有人說:「我一生都盡心盡力地按照神安排給我的劇本在演戲。為什麼末日審判的結果說我是壞人所以不能進天堂呢?」
當知道,神造人的時候也同時賦予人類「自由意志」,所以末日審判的時候各人要照自己所行的接受審判(結三十三:20b)(啟二十:13)。「亞伯拉罕」在接受『試驗』後能得蒙祝福,是因為他選擇了「聽從了神的話」(創二十二:18)。而不是一開始他就被安排要殺以撒,然後神的使者適時出現阻止。
在前文「問題四」(見P7)中筆者曾問說:「是什麼心裡的強大意念支撐「亞伯拉罕」,讓他能排除來自家庭和個人的壓力,順利地走上通往摩利亞山這條艱難的道路?」
這個「亞伯拉罕」的內心問題在《創世記》裡面並沒有詳細記載。不知道是透過祖先的口傳或是其他典籍。新約《聖經》有幾位作者提供了「亞伯拉罕」當時心裡如何調適的重要關鍵,就是:「死人復活」。參考下列經文:
1、(羅四:17)亞伯拉罕所信的,是那叫『死人復活』、使無變為有的神,他在主面前作我們世人的父。如經上所記:我已經立你作多國的父。
2、(羅四:19)他將近百歲的時候,雖然想到『自己的身體如同已死』,撒拉的生育已經斷絕,他的信心還是不軟弱;
3、(來十一:12)所以從一個彷彿『已死的人』就生出子孫,如同天上的星那樣眾多,海邊的沙那樣無數。
4、(來十一:19)他以為神還能『叫人從死裡復活』;他也彷彿『從死中得回他的兒子來』。
「亞伯拉罕」心中的「死人復活」信念,確實讓他產生出強大無比的力量去排除千難萬險而完成使命。
雖然「亞伯拉罕」單憑著對耶和華應許的信心,加上他對自己的老邁與撒拉月經斷絕仍能生子的體驗,悟透了「死人復活」的信念。但是在4000年前能悟透這個思想也算是非常了不起。
「死人復活」也是今天基督福音非常重要關鍵的核心。使徒保羅曾說:「若死人不復活,我們就吃吃喝喝吧!因為明天要死了。」(林前十五:32b)。很遺憾!今天基督徒很少傳揚「死人復活」這個福音,因為害怕傳揚這個不符合科學、理性的福音會被人嗤笑,加上自己也不像「亞伯拉罕」曾經有悟透過這個道理的經驗,最後只有採取靜默不語。
這最大的癥結點是對神超越科學和理性的話語沒信心。使徒保羅說:「可見那『以信為本』的人和有信心的亞伯拉罕一同得福。」(加三:9)
使徒保羅告訴我們,我們之所以沒有辦法和亞伯拉罕一同得福的原因就是:「對神沒信心」!
透過「問題一」對「試驗」、「試探」、「試煉」差別的分析(見P3)。我們曉得,神『試驗』「亞伯拉罕」的目的是要叫他「1、更認識神」;「2、得神更豐盛的祝福」。
從經文來看,「亞伯拉罕」在通過神的『試驗』之後,他有更認識神嗎?他有從神得到更豐盛的祝福嗎?筆者分析如下:
一、「亞伯拉罕」更認識神:
「亞伯拉罕」給那地方起名叫『耶和華以勒』【就是耶和華必預備的意思】(創二十二:14)。這是「亞伯拉罕」在這次『試驗』之後對神的新領悟,是他以往對神從來都沒有過的新體會!
「亞伯拉罕」在這次『試驗』的最危急關頭時,耶和華用一隻公羊來替代他兒子獻為燔祭(創二十二:13)。相信「亞伯拉罕」的心中在當下必定受到很大的衝擊。在那瞬間他突然認識以前他所不知道耶和華的另外一個面向。原來他憑信心(他本來也不曉得)跟「以撒」回答說:「我兒,神必自己預備作燔祭的羊羔。」(創二十二:8)這句話,他萬萬也沒想到神竟然應驗了!他所認識的耶和華居然也是一位會在人急難的時候為人『預備』的神。
弟兄姊妹!當我們歷經「百般試煉」的時候,我們也會如「亞伯拉罕」體會出神的另外一個我們過去所不曉得的面向!
二、「亞伯拉罕」從神得更豐盛的祝福
以下是筆者整理耶和華曾經對「亞伯拉罕」的祝福:
1、當「耶和華呼召亞伯蘭離開本地、本族、父家」的時候,神祝福他:
「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十二:2、3)。
2、在「羅得離別亞伯蘭」以後,神祝福他:
「從你所在的地方,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我也要使你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人若能數算地上的塵沙才能數算你的後裔」。你起來,縱橫走遍這地,因為我必把這地賜給你(創十三:14~17)。
3、當「亞伯蘭殺敗基大老瑪和與他同盟的王拯救羅得回來」的時候,神領他走到外邊,祝福他:「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能數得過來嗎?又對他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創十五:5)。
4、當「亞伯拉罕通過耶和華『試驗』」的時候,神祝福他:
「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論子孫,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你子孫必『得著仇敵的城門』,並且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創二十二:17~18)。
我們發現「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這在《創世記》第十三章和第十五章都已經祝福過了。「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這在《創世記》第十二章也已經祝福過了。
那這次「亞伯拉罕」通過耶和華的『試驗』後,又多了哪些以前所沒有的祝福?就是:你子孫必『得著仇敵的城門』。
「得著仇敵的城門」是什麼意思?
這個問題可以從「屬世」和「屬靈」兩方面來看:
一、從「屬世」來看
「城門」是古代一座城最重要防衛點。所以當仇敵要來攻城時,城內的士兵一定要死守「城門」。因為當「城門」被攻破時,也意味著這城要被毀滅了!
神跟「亞伯拉罕」祝福的是「得著仇敵的城門」,而不是「城門被仇敵得著」。這表示只要「亞伯拉罕」的子孫不無故去侵犯別人,他們是可以在自己的城內無牽無掛地安居樂業!仇敵是無法得著他們的城門。但是當以後耶和華要他們去奪取應許賜給他們的地業(迦南地)時,他們出去與仇敵作戰,必定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約書亞帶兵攻打耶利哥城、艾城以及在迦南地南征北討,勢不可當、所向披靡,就是應驗了這句祝福的話。
二、從「屬靈」來看
「城門」管制著一個城邦的入口。所有百姓的進出都要受到「城門」的管制。在古代沒有網路的社會,如果這城的百姓無法出城的話,那麼這城的對外資訊會完全被斷絕。
《舊約聖經》希伯來文的「撒但」和「仇敵」、「敵人」、「對頭」都是用同一個字:「Satan」。
如果該字加上定冠詞為:「The Satan」時,則會被翻譯為:「撒但」。例:(伯一:7 ; 二:2;二:4)
如果該字單純只使用「 Satan」時,就會被翻譯為:「仇敵」(王上五:4)或「敵人」(王上十一:14);(撒上二十九:4)或「對頭」(詩109:6)
今天我們的「仇敵」就是「撒但」。我們所在的世界就好像是一座大城。但是這座大城已經被「撒但」利用城門的管制把所有百姓都牢牢地轄制在內。他們無法聽到耶穌基督的福音。
耶穌說:「我就是『羊的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十:7、9、10)
今天之所以在這個世界很難聽到能使靈命豐盛的福音之原因,就是這個世界目前是歸在「撒但」的權下。
神應許「亞伯拉罕」的子孫必『得著仇敵的城門』。我們這些憑著應許成為「亞伯拉罕」子孫的眾基督徒,應該要勇敢靠著這應許打破「撒但」的城門,拯救被「撒但」轄制在城內的眾生,奔向耶穌基督的「羊門」去得豐盛的屬靈生命。
要立志像使徒保羅所說:「我(指耶穌)差你到他們那裡去,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徒二十六:18)
問題七、本章的最後為何還要談「密迦」?「密迦」又是誰?
【研究】
「密迦」給拿鶴生了八個兒子分別是:烏斯、布斯、基母利、基薛、哈瑣、必達、益拉、彼土利(彼土利生利百加)。所以「密迦」可以算是「以撒」未來妻子「利百加」的祖母。這也可以算是亞伯拉罕的一個簡單的祖譜。是為了《創世記》二十四章「以撒」娶「利百加」(創二十四:47)的故事鋪陳。
問題八、「亞伯拉罕獻以撒」的故事如何預言了「基督受害」?可以從哪些記載看出兩者的密切關連?
【研究】
《舊約聖經》有很多人物是預表「基督」,如:
1、「摩西」(預表基督是先知)
2、「亞倫」(預表基督是祭司)
3、「大衛」(預表基督是君王)
4、「約書亞」(預表基督完成救恩,領我們進入安息)
5、「約瑟」(預表基督被賣、被下在監牢中。以後被升為至高,基督也曾下到陰間,後來復活升到高天)
6、「所羅門」(預表基督為天父所愛,是和平的君王)
7、「以撒」(預表神將祂的獨生子基督賜給我們)
《舊約聖經》也有很多經卷是預言基督的受死、復活。如:「以賽亞書五十三章」、「詩篇十六篇」、「詩篇二十二篇」
但是若以發生的事蹟來預言基督的受死、復活,則首推「亞伯拉罕獻以撒」與「基督的受死、復活」。兩者有驚人的神似。分析如下:
1、以撒是「亞伯拉罕」的「獨生子」,也是他「所愛的」(創二十二:2)
基督是神的「獨生子」(約三:16;約壹四:9),也是祂「所愛的」(太三:17;十七:5)
2、神指示以撒要被獻在「摩利亞山」(又稱聖殿山)(創二十二:2)
基督被釘死在「各各他山」(在摩利亞山的西北面)(太二十七:33;)
3、當神告訴「亞伯拉罕」獻以撒時,在他的心中認定以撒已經死了,但他心裡以為神會叫以撒復活(來十一:19)。到了「第三天」「亞伯拉罕」在山上綑綁以撒,正當伸手拿刀要殺以撒時,被耶和華的使者適時地出現阻止,後來以一隻公羊來代替以撒被獻燔祭。(創二十二:11~13)「亞伯拉罕」在「第三天」得回他的愛子。
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但在「第三天」復活。也就是天父在「第三天」得回祂的愛子。
4、在摩利亞山上有神親自預備的一隻公羊代替了以撒被獻祭。這隻代贖的公羊就是預表未來的基督為人代死,給人除罪。
摩利亞山後來被選為建造聖殿的所在。《歷代志下》三章1節記:「所羅門就在耶路撒冷、耶和華向他父大衛顯現的『摩利亞山上』,就是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上、大衛所指定的地方預備好了,開工建造『耶和華的殿』。」
後來在這聖殿中『不斷地』獻牛、羊為燔祭、贖罪祭,為人除罪。這也預表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流血犧牲也『不斷地』為人除罪。
《約翰壹書》一章7節記:「我們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本節『洗淨』的希臘文時態是用「現在」 「主動」「直說」語氣。希臘文的「現在式」時態可以表達持續一段時間的動作,亦即有「一直」、「不斷」的意思。換句話說,基督耶穌的寶血也會『一直不斷地』『洗淨』我們一切的罪。
5、神祝福「亞伯拉罕」的子孫必「得著仇敵的城門」(創二十二:17)
相信且跟隨基督之人也必「得著仇敵的城門」。在世得著「撒但」的「城門」,廣傳福音得人如得魚(太四:19)。(參P11、12)
參、結語
如果要說「亞伯拉罕獻以撒」的故事與「基督受難」的事蹟相比不符合之處只有一點。就是神親自為「亞伯拉罕」預備了一隻公羊代替以撒免死(創二十二:13)。神卻喜悅將基督壓傷,使祂受痛苦。讓祂成為「贖罪祭」。(賽五十三:10)
任何一個留心深入地查考聖經的人絕不會說神不愛我們。祂在幾千年前的《舊約》就鋪下縝密的計畫預備救贖人類。保羅說:「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五:8)
2024/01/30 於台中家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