稗子的比喻
Primary tabs
稗子的比喻
馬太福音13:36-43對主耶穌的稗子比喻(13:24-30)給予了特別的解釋,這段解釋是馬太福音所獨有的。當某事物是獨特的時候,通常與其產生的特殊情境密切相關。
從歷史角度來看,馬太福音的作者主要針對的是信奉耶穌的猶太社群,因此全書充滿了從猶太律法觀點出發的詮釋,致力於從猶太人的視角闡明耶穌的身份及其使命。這段關於稗子比喻的解釋,最直接的動機可能是應對猶太基督徒社群內部的紛爭與不和。當時的團體內充斥著所謂的“稗子”:異端、假教師、虛假的言論。在這種情境下,作為猶太基督徒,特別是在團體或教會內,他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稗子比喻的解釋為此提供了一個明確的答案:任由這兩者一同生長,直到收割的時候。教會的使命在於追求聖潔與真理,而非擔任審判誰該留下誰該離開的機構(這與保羅的看法略有不同)。人子撒下的好種表明福音源自耶穌基督;而魔鬼撒下的壞種,則顯示出從福音傳播的開始便受到敵對勢力的阻撓。這一點與現代對早期基督教的研究結論一致:異端並非從純正的正統福音中變質而來,而是自始便在多元的背景下,圍繞耶穌的身份與使命,各派各說其辭,紛爭不斷。
比喻的意義在於藉由具體的事物來表達抽象的道理,不是實指:人可以像田間的莊稼,但並非真正的農作物。人子撒下的好種成為麥子,象徵天國之子;魔鬼撒下的壞種則成為稗子,象徵惡者之子。比喻中的麥子與稗子無法互換,但在現實世界中,稗子可以轉變成麥子(即罪人的悔改),而麥子也可能變成稗子(即離棄耶穌基督的恩典)。因此,任由這兩者一同生長直到收割,象徵了天父對罪人悔改的耐心與憐憫,祂不願任何一人沉淪,而願人人悔改,直到收割的時刻來臨。
在這段經文中,審判者是人子,收割者是天使,教會則應該專注於自己角色應該做的事:讓這兩者一同生長。時候到了,自然會顯明誰是麥子、誰是稗子。惡人本質上畏懼光明和光之源,當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太陽靠近時,他們自然會被焚燒殆盡。而義人則會被轉變,成為光源,並如太陽般永遠發光。
稗子比喻強烈表達了這一信息:光與暗、善與惡、真理與謊言將會在教會中同時存在,並在時間內共存。然而,時候將至,屬神的光明與義人必將得勝。在此之前,基督徒需要有耐心——不因教會的黑暗面而失望,不因掌權者的壓迫而灰心,並且要有信心——相信那日必然來臨,神的應許必然成真。這或許正是馬太福音的作者希望向面臨內部分裂、仇恨與爭吵的猶太社群傳遞的鼓勵吧!
# 多馬福音第57節與馬太福音的稗子比喻極為相似。耶穌說:“父的國就像一個人擁有好種子。他的仇敵在夜間來到,在好種之間撒下了稗子。這人不允許他們拔除稗子,他對他們說:‘恐怕你們拔稗子時,也會連同麥子一併拔出。’然而,在收割的日子,稗子將會顯露出來,並且被拔除和燒毀。”
# 稗子比喻對教會的發展具有深遠的重要性。舉一個具體的例子,便是發生於公元四至六世紀的多納主義爭議 (Donatist Controversy)。這場爭議的起因在於羅馬皇帝戴克里先在位期間對基督徒的逼迫,一些主教和神父因此背棄信仰,向皇帝妥協,並向當局交出了聖經,象徵著他們的屈服。當逼迫結束後,教會面臨著一個重大問題:那些在迫害中背教的主教和神父是否仍然有資格繼續擔任聖職?他們在逼迫期間施行的聖禮是否有效?
多納主義者認為,教會作為耶穌的聖潔身體,不應受到背教罪行的玷污,教會的神職人員也必須保持聖潔,這樣他們的祈禱、事工和所施行的聖禮才具有有效性。因此,他們的回答是:不能!然而,奧古斯丁和其他主教們根據稗子比喻,主張教會是一個由罪人和聖徒共同組成的混合體 (corpus permixtum),聖禮的有效性來源於神的恩典,而非神職人員的道德純潔。教會應該是一個接納罪人的醫院,而非僅供義人居住的場所。聖禮的效力不取決於施行者的道德品格。稗子比喻的影響一直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