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ever, the above is not only talking about laying a physical foundation stone as a physical person. Spiritually, it is talking about the laying down of new inspired messages, teachings, or commands after Christ. The chief cornerstone meant to mean not only Lord Jesus Christ himself but also all the teachings and commands that Jesus Christ has laid out for us. The rest of the rocks/stones meant to mean not only the Apostles themselves but also all the teachings and commands they preach to us. Most Christian groups think that Athanasius was the first person to name the canonization of the 27 books in the New Testament at 367 A.D. Since all the messages, teachings, or commands have been scrutinized by the mainstream Christian clergies/scholars, theoretically, we can expect they are coherent to one another and they are aligned with one another and also with those given by Lord Jesus Christ. We can expect to find such coherency as Apostles are being called to bear witnesses for Lord Jesus Christ (Acts 1:8). The Gospels that they preach are based on Lord Jesus Christ and whatever messages that they relay are also based on Lord Jesus Christ’s teachings. Any messages, that cannot be coherently correlated with those messages lay down by the chief cornerstone, we have to be very careful not to apply them.
In fact, this leads us into a very important principle, that is, we are to preach only the name “Jesus” and the words given by Lord Jesus Christ. Any word or message that we say if it is beyond the framework of Christ’s words, it has to be cautiously suspended until it can be proven otherwise.
In addition, the concept reveals to the readers, the supremacy of the chief cornerstone. The chief cornerstone is the one which actually determines the position of the entire structure. The chief cornerstone has been laid two thousand years ago. The position of the structure has already been set. No one else is allowed to change its position except Christ himself. No one message is allowed to change its direction except Christ himself. God’s words mean to tell us Redemption is through Christ and it is not through anybody else. The second coming of Christ will seal any miss-argument and the truth will prevail.
當大家在教會組織的議題上,表現出莫名的興奮與洋洋灑灑的論述時,我怎麼也看不出神的國是民主政體.神的國是kingdom of God,天國是kingdom of heaven,總之,都是kingdom,就是王國.王國就是王權至上,不是民主至上,即使神的國裏,大的要服侍小的,那不表示我們的"言"與"行",就可以隨意跨越本分,忘記職分,無視權柄.神的國不在乎言語,乃在乎權能.保羅說這句話的時候,正是對教會裏的各種紛雜的言語說的,特別是對改變福音的信徒說的.信徒在神的國有四種面貌-人,獅,牛,鷹.在大家如火如荼的從教會組織的討論演變成對職分的質疑時,我一直覺得在所謂教會的組織中,我們的身分應該是牛,如主耶穌一樣,卑微至死.
http://seventhousand.net/en/content
敬愛的Veritas同靈,希望你不介意我這麼的稱呼你,假若稱呼不當,請你不要見怪。
你的參觀古堡感言言重了。我學識不深,對神道,聖經認識不夠,但是是知道人言比刀刃強。刀刃可傷人,可以殺人,可是那只是皮肉之痛,屬世生命的了斷。不慎之言,傷人無形,殺人無影,其效果,結果,可以毀人一生,生不如死,不言而喻的。
但是我在和不流看到的分享,雖然有些倚老賣老的,有些謙卑中帶些虛偽的,有些嚴肅不夠,有些拖泥帶水,有些語氣比較調皮,有些比較凌厲不饒人,但是可以看出每一份分享都是在抒發自己對人,對神的愛心,希望能造就人,希望能喜悅神。
可能就是不太會了解屬世的險惡,人的本根,不會說話要防備人,不能直言直語的。雖然我相信神是喜悅人這樣的,可是人可能就不是這樣看的。所以有很多分享,看起來很得罪人,很不討人喜歡,但是我相信本意是良好的,是想造就人,是想喜悅神的。我想不是像Veritas同靈所想像的那麼壞。不是嗎?
我想我們上和不流看分享,應該具備有謙虛,討教的心理。因為我們本來就是不完備的,是罪人一個。雖然信了耶穌得救了,我們還是像剛剛出生的小孩,還有很多,很多的屬靈的智慧,知識沒有看到,沒有學到。所以不要一看到自己以為不對的就反對,自己不喜歡的就討厭。我們應該好的就接受,不悅耳,要反省,要自量。
在這幾個月來,看了和不流裡的分享,也聽了很多段YMYang傳道的MP3佈道,讓我認識神更多,理解聖經更深。但是我知道這只是皮毛之量,不足得神的喜悅。我希望我能可以繼續在這裡看到更多這樣的分享,讓我可以更深入的認識神,發掘更多聖經的奧秘,也對我們教會有更加的肯定。
願神祝福上和不流的各位同靈,平安。
愚昧的一滴水
主內敬愛的一滴水,我是這樣理解看待Veritas的分享:凡是在聖靈的引導和感動下下,同靈之間的被提醒和被警戒,都是一種屬靈上的彼此保護。泥某含蓄不來,想來這是出自您極善意的理解與安慰,只因為我撤了起先的那段文字,換上了“悔改”的標題而引您猜測吧?其實是沒想好該說什麼來代替原先的空白。願一同接受聖靈的指教與訓導,謝謝。
泥某向來說話隨性,口無遮攔,如果自己的話語讓弟兄看了覺得難過哀傷而以至於發奮,那是感謝聖靈的動工,要是讓弟兄看了難過哀傷而發瘋,那就是處於我自身的血氣了,一個建議或討論,無論人看著覺得怎樣好,要是不出於神,那就沒有價值,也就是Veritas引用的:人的憤怒,不能成就神的義。
年輕時血氣方剛,常以為為主而發義怒。年長之後,有了一些經歷,也領受到主給的一些環境各異的訓練,方才知道,神對人悖逆頑梗所發的憤怒,其實還沒有祂的擔憂來得多。如果神是一位因為自己的全能全智和公義被藐視,而容易導致烈怒的神,那麼今天我們信仰的模式將不會是如此的模樣。
說自己悔改,是因為一日之內,兩位同靈說,感覺怕是我玩笑開得太隨便,言重了,雖然他們了解我的為人而不至於誤解我的原意,但是畢竟網站是一個公開的場合,不易這樣“不見外”地太過直率。平心而論呢,泥某真的還不曾動了什麼怒氣,說笑間兩三分鐘就將回應發了出去,沒有去多想後果,這是需要沉靜下來改正的地方。謝謝Veritas的提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凡是出於愛心的提醒,與我而言,都無不當之說。
羅馬書說( 14:15-16) 你若因食物叫弟兄憂愁、就不是按著愛人的道理行。基督已經替他死、你不可因你的食物叫他敗壞。不可叫你的善被人毀謗.
如果因為我的言語不當而使人憂愁,當然就還是立即改正的好。感謝主,有大家彼此的愛護提醒及安慰。
最後再來一句:
羅 14:22 你有信心、就當在神面前守著。人在自己以為可行的事上、能不自責、就有福了。
願我們的討論走在聖靈的指教與感動之下,也能夠體現屬靈上的成熟與健康。
一滴水掉落水面,雖起涟漪,也是片刻瞬間。一篇衷心之言,卻叫和不流寂靜了好幾天。想是我也犯了自己文中之忌,言語傷了人還不自覺,可能就得罪了人,也得罪了神。
希望和不流的各位同靈有神的愛心,平心看待,多多見諒。就像Veritas同靈所說:”人的憤怒,不能成就神的義“。也像泥巴之言:”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在這裡,我想和大家分享哥林多前書9章(16-23)裡的一段經節:
” 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我若甘心做这事,就有赏赐;若不甘心,责任却已经托付我了。 既是这样,我的赏赐是甚么呢?就是我传福音的时候,叫人不花钱得福音,免得用尽我传福音的权柄。 我虽是自由的,无人辖管,然而我甘心作了众人的仆人,为要多得人。 向犹太人,我就作犹太人,为要得犹太人;向律法以下的人,我虽不在律法以下,还是作律法以下的人,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 向没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没有律法的人,为要得没有律法的人。其实我在 神面前,不是没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向软弱的人,我就作软弱的人,为要得软弱的人;向甚么样的人,我就作甚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凡我所行的,都是为福音的缘故,为要与人同得这福音的好处。“
哈里路亞,阿門
主內各位同靈平安,
看了兩段desert-rose 的“歸回到主耶穌的真理和主耶穌的名下”,在這裡我也和大家分享我讀以弗所書2章20-22節得到的啟示。
以弗所书
2:20 并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
2:21 各(或作全)房靠他联络得合式,渐渐成为主的圣殿。
2:22 你们也靠他同被建造成为神藉着圣灵居住的所在。
我認為保羅在這幾節經節裡給我們的啟示是很明顯的。關鍵在於我們要知道什麼是房角石(房角石(或基石)的概念是來自在建築過程中第一塊奠定為基礎的石頭,這一塊石頭的定位非常重要,因為其他石頭的擺放都要以這一塊基石為根基,這一基石奠定了整座建築物的位置和格局),也了解到這裡所說的信徒們和先知們並不是指人而言,而是指先知和使徒們按照真理啟示的靈或者是主耶穌親自的教導和啟示,所闡述出來的對舊約和新約道理的領受 (參閱加拉太書1:11-12:弟兄们,我要你们知道,我所传的福音,并不是照着人的意思,因为这福音我不是从人领受的,也不是人教导我的,而是借着耶稣基督的启示来的。)那我們就會領悟到這三節經節的啟示了。
耶穌就是這一基石,其他石頭代表舊約和新約的教導和啟示,當我們把這些石頭依着基石聯絡得完全合式,也就是說我們信了主耶穌後,再完完全全的遵循舊約和新約裡的教導和啟示為做人的指南,我們就會有產生出被成全了的信心。
又因為我們的身體是主耶穌的聖殿,只要我們成聖守道,神的聖靈就會在我們裡面永駐。就如哥林多前書 15:2所說:“并且你们若不是徒然相信,能以持守 我所传给你们的,就必因这福音得救”。不是嗎?
看了Desert-rose的分享,我心中也有幾個疑問:
1. 聖經裡主耶穌的話,都是先知使徒的記述,我們要怎麼樣才知道那一些話是主耶穌親口說的,那一些是先知使徒的言語,那一些是使徒虛造的呢?
2. 聖靈的感動要查驗,怎麼查驗,查驗什麼?
3. 聖經裡有很多語句用的是提示語,暗示語,象徵語,譬如啟示錄裡的很多數目字和很多象徵性的人物,怪物和東西,我們又應該怎麼可以肯定其中的真意義呢?我們從何查驗呢?
哈里路亞!
哈利路亚!感谢神能读到一滴水同灵的回应分享,也谢谢这房角石的翻译。
有位同灵寄给我这两编候长老最近的证道,里面谈到律法的观念和恩典的观念,非常美好的信息,如你有时间请聆听:【http://tjccanada.org/recording/sermon/110507_Sat%281%29_BecomeANewCreation_ElEYHou.mp3
http://tjccanada.org/recording/sermon/110507_Sat%282%29_BecomeANewCreation%282%29_ElEYHou.mp3】
大体上,你的了解和我的了解没有什么不同。
你说的很对,“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这里所说的根基不是指人而已,而是指使徒们所传讲的道理或信息。
同样的道理“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这里所说的“房角石”也不只是指主耶稣这名而已,也同时指“主耶稣所说的全部真理”。
神爱世人,当救恩到主耶稣的时刻,神赐给世人恩典,叫一切相信主耶稣基督的人得永生(因信称义,不是靠人的行为)。这“信”耶稣是说“信耶稣基督这名”和“信主耶稣所说的一切真理”。所有的旧约律法,和先知所说的,一切都在“信耶稣”里得到成全,这就是神的恩典,是白白赐给信耶稣的人。
所以保罗虽然提到“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但他却接着强调说 “靠他联络得合式”“ 靠他同被建造成为”。这个“他”是指主耶稣,“靠主耶稣联络得合式”“ 靠主耶稣同被建造成为”。保罗却没有强调“靠使徒联络得合式”或“靠使徒同被建造成为”。这也符合保罗说“我不过是一位被差遣传福音的人,我並不是为你们被钉十字架的那位。所以我算不了什么,无非是一个执事,引导你们相信(信主耶稣而已)。岂不知你们是神所耕种的田地,所建造的房屋,我这被差遣的,只是在田里耕种,立下根基。这根基不是從我而来的,这根基是早已经立好了的,就是主耶稣基督。你们要明白除了耶稣基督根基之外,没有人可以另立别的根基(是你们可以靠着得救的)。岂不知你们是神的殿,神的灵住在你们里头麽,并且你们是属基督的。基督又是属神的”。
使徒所讲道理和信息基本上是出自主耶稣的真理,是“圣灵提醒使徒们主耶稣所讲过的一切真理”,所以使徒们传讲的道理或信息应该是和主耶稣的真理是一致的。
使徒时代,新约圣经还没有完成而使徒们所传讲的道理或信息却和主耶稣的真理大多数是一致的,不是使徒个人的意见,这更显露出一切都是圣灵啟示的,是從神而来的,阿门!
尝试回答提到的一些疑问:
1. 聖經裡主耶穌的話,都是先知使徒的記述,我們要怎麼樣才知道那一些話是主耶穌親口說的,那一些是先知使徒的言語,那一些是使徒虛造的呢?
Errr!我大概不会说使徒虚造什么,顶多说使徒们也是人,是受差遣的是为主耶稣作见证的(主耶稣给使徒们定下的职责),不是先知(先知是传讲神新的命令),有时他们也会说说自己的意见(比如保罗说的独身主张只是他个人的意见)。
新约圣经是在使徒之后才形成的,四福音书记载主耶稣说过的话,有些版本更以红字标明出来。凭着信心,我们相信这就是主耶稣亲口说过的话。没有这个信心其他就没有什么好讨论的,是不是?
以使徒是为主耶稣作见证的概念,我们就可以体会到使徒书信都是在讲,谁是耶稣?为什么要信耶稣?什么是神的恩典?为什么律法已经被成全而今天只要信耶稣就可以得救?为什么离开恩典回去守旧约律法再也不能使人得救?为什么主耶稣要为世人死在十字架上?为什么在神恩典下神不审判世人而把审判留到末世?为什么要信而受洗?为什么要领圣餐?为什么要在恩典下成为新造的人如何能成为新造的人?是行为使我们得到这恩典吗?是信使我们得到这恩典吗?等等!
2. 聖靈的感動要查驗,怎麼查驗,查驗什麼?
我第一次读帖撒罗尼迦前书5:19-28节也是问你同样的问题。保罗並没有阐明怎样去察验,那保罗是要我们如何去察验,为什么要察验呢?只要人说我就信不就可以了吗?要以什么为标准呢?
还有,保罗是指只察验别人被圣灵感动说出来的信息,不必去察验保罗或有使徒身份地位的人所说的信息吗?保罗会这么自傲吗?答案是没有,所以保罗会说“5:19 不要销灭圣灵的感动。 20 不要藐视先知的讲论。 21 但要凡事察验。善美的要持守”
但今天有四福音书的存在,我们没有借口说我们不知道主耶稣所说过的话,所以不能找到一个察验的标准。
所以这察验的标准至少是记载在四福音书里主耶稣说过的一切话,是不是?
察验什么?至少要察验这听到的信息有没有和主耶稣的真理是一致的(coherency)?有没有和主耶稣的真理是相反的?
3. 聖經裡有很多語句用的是提示語,暗示語,象徵語,譬如啟示錄裡的很多數目字和很多象徵性的人物,怪物和東西,我們又應該怎麼可以肯定其中的真意義呢?我們從何查驗呢?
问得好,以上所提到的,很可惜,却不能应用在“启示”(apocalypse)式的话语里;只能求圣灵把我们带进这真理里面。
结语:
对不起,结语又是英文写的一些陈旧的笔记。
祝大家平安!
愿一切荣誉颂赞歸与天上真神!
However, the above is not only talking about laying a physical foundation stone as a physical person. Spiritually, it is talking about the laying down of new inspired messages, teachings, or commands after Christ. The chief cornerstone meant to mean not only Lord Jesus Christ himself but also all the teachings and commands that Jesus Christ has laid out for us. The rest of the rocks/stones meant to mean not only the Apostles themselves but also all the teachings and commands they preach to us. Most Christian groups think that Athanasius was the first person to name the canonization of the 27 books in the New Testament at 367 A.D. Since all the messages, teachings, or commands have been scrutinized by the mainstream Christian clergies/scholars, theoretically, we can expect they are coherent to one another and they are aligned with one another and also with those given by Lord Jesus Christ. We can expect to find such coherency as Apostles are being called to bear witnesses for Lord Jesus Christ (Acts 1:8). The Gospels that they preach are based on Lord Jesus Christ and whatever messages that they relay are also based on Lord Jesus Christ’s teachings. Any messages, that cannot be coherently correlated with those messages lay down by the chief cornerstone, we have to be very careful not to apply them.
In fact, this leads us into a very important principle, that is, we are to preach only the name “Jesus” and the words given by Lord Jesus Christ. Any word or message that we say if it is beyond the framework of Christ’s words, it has to be cautiously suspended until it can be proven otherwise.
In addition, the concept reveals to the readers, the supremacy of the chief cornerstone. The chief cornerstone is the one which actually determines the position of the entire structure. The chief cornerstone has been laid two thousand years ago. The position of the structure has already been set. No one else is allowed to change its position except Christ himself. No one message is allowed to change its direction except Christ himself. God’s words mean to tell us Redemption is through Christ and it is not through anybody else. The second coming of Christ will seal any miss-argument and the truth will prevail.
先看兩段經節.
(1Ti 3:15 CUV-T) 倘若我耽延日久,你也可以知道在 神的家中當怎樣行。這家就是永生 神的教會,真理的柱石(pillar)和根基(ground).
(Eph 2:18-22 CUV-T) 因為我們兩下藉著他被一個聖靈所感,得以進到父面前。 (19) 這樣,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 神家裡的人了; (20) 並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foundation)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the chief corner stone), (21) 各{或譯:全}房靠他聯絡得合式,漸漸成為主的聖殿。 (22) 你們也靠他同被建造,成為 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
* * *
教會是真理(truth)的柱石(pillar)與根基(ground),但教會是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foundation)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the chief corner stone).這裏大家別只看中文,便開始邏輯推想了.字義不清,文義就不清.再衍生下去,實在離原意遠了.這裏的混淆,其實就是簡單的翻譯問題,所以,勞煩大家看看原文,其實英文就行了.
柱石-pillar-其實就是柱子,一點沒有石柱的意思.早在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時代,獻燔祭給神,都是以立起石頭如柱子,澆上油.一直到摩西領百姓出埃及,神還沒有頒布律例之前,摩西也是立石頭為柱獻祭.或許因為這樣,和合本這段的翻譯者把舊約立石(stone)為柱(pillar)的概念,拿來翻譯pillar這個字,就譯成"柱石"了.
神在地上的會幕是搭起的帳棚,裏面就有柱子(pillar),柱子是皂莢木做的,外頭包金.至聖所的柱子有四支,安置在銀製的柱座上;聖所的柱子有五支,安置在銅製的柱座上.其實嚴格說來,會幕外周圍的帷子(隔牆)也是會幕不可缺乏的一個部分,她就如新耶路撒冷的城牆,非常重要,而帷子的立起,也是靠柱子(pillar),並要以銅為座.故其實在神照天上的真帳幕所吩咐摩西地上帳幕的樣式,其內的柱子(pillar),其實是有底座(socket)的,神連底座的材質都清楚的規定了.底座(socket)一方面使柱子立得更穩固,二來底座的材質較木質堅固,使木質柱不易受到地面的溼氣及污穢所影響.
所羅門聖殿也有柱子,是整支銅做的.還有名字,這裏略提,要表達的意思與會幕相同,故略之.啟示錄裡提到,得勝的信徒,主耶穌要叫他在神殿裡為柱子.所以,從會幕,所羅門的聖殿,到神的屬靈聖殿裏,都有柱子,而這柱子,就是人,是得勝的信徒,是榮耀的獎賞.
請先看這張所羅門聖殿的簡圖.
http://www.aug.edu/~nprinsky/Humn2001/SolomonTemple.jpg
整個聖殿的最基層,不是柱石(pillar,應該譯成"柱子"),也不是根基(ground,應該譯成"地面"或"底座"),而是基礎(foundation).
聖殿的基礎(foundation)是由許多鑿出來一體成型的寶貴大石塊所平砌而成.基礎的下面是土地(base).ground是建築物內裝,鋪面完成後的觀點來看建築物的地面(ground),或者說是鋪面.ground比較像一個"面","地平面"的概念,而不是一個"體","結構體"的概念.在建築設計圖中,常看到建築物的地板面,或樓板的水平面,以一條水平粗線來表示,其代號就是GL.(ground line).所羅門的聖殿沒有提到地坪鋪面,但任何建築物在平穩的基礎(foundation)上建造時,很少把有厚度的基礎的上顯面,直接當作建築物的地板,一般都會再鋪一層石塊當作地坪,但柱子(pillar)一般都是直接立在基礎(foundation)上的,故柱子(pillar)看似立在地面(ground),其實ground面下層的基礎(foundation)才是真正具有結構作用,支撐柱子的根本所在.
故教會是真理的柱石(pillar)和根基(ground).這經節的正意,不能把他獨立出前後文,不查考字義,不理解文義,就開始演繹,把經文的意義導向自己希望的方向.東拮西取的把一堆外貌相似字詞的經文堆砌在一塊兒,壯大了聲勢,因為引經據典了.甚至抬出傳道,長老,很籠統的虛晃兩下,只是為了支持自己的看法,這樣的解經是充滿危險的,從保羅的許多書信中可以知道,這樣的情況在他還在世,還在各地的教會奔波時,就已經屢見不顯,各位喜愛真理的年輕同靈,我相信大部分常在靈裏禱告的同靈,是有能力分辨的.
教會是真理的柱石(pillar)和根基(ground).其實這經句的正意是:教會是真理的支持(pillar)與捍衛(ground),也就是說,保羅其實是要提摩太要避開虛談,好好的鞏固教會,這樣教會才能成真理(這裏特指"全備的福音")的宣揚者與持守(hold on)者.總意就是:教會是真理的"護法",就是要教會避免俗化(俗化就是在"全備的福音"上開始妥協),並不是說教會是真理的根基,是真理的開發者或演繹者.真理的發現與集成是從教會出來的,不是這樣,主耶穌離開地上時說的最後一句話是:(Mat 28:19-20 CUV-T)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譯: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 (20) 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很清楚,教會的主要職責,就只是生(傳純正的福音)與養(並持守到底,直到主來).要生養眾多,遍滿全地.教會就是啟示錄裡那個生了男孩子的婦人,男孩子被提上天,龍就和她其他的孩子爭戰.
真理就是神的話,神的話安定在天,根基在天.神向歷代先祖所啟示的話,就是從眾先知一直積累至施洗約翰,耶穌的終結詮釋,使徒的傳承,以至於保羅做了外邦人的使徒所了解到神救恩及於全人類的經綸.這些要一起看,整體看,才是真理.(主耶穌奉神差遣傳道,這先知職分的工作對象,其實只限於以色列族,但他成就的贖罪祭,卻是普世的,這點他在地上時雖已經暗示了,但還沒有正式揭開,這經綸一直到哥尼流一家歸主才被聖靈所揭開),故就神救恩的經綸看,從亞當之後,(救贖的)真理一直是主角,每個時期有他的推動者,而到現在末期,教會正是真理的推動者,教會不是真理的開發者.
教會是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foundation)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the chief corner stone),這根基(foundation)不是新約立的,乃是舊約就開始奠立,直到主耶穌來將其完全闡明.也就是說,到主耶穌為止,神救恩的根基(foundation)才確立完成,聖靈降臨,才開始建立真正的聖殿,而主耶穌是在根基(foundation)上,開始建殿的頭一塊石頭,耶穌人子的身位,是這殿的第一塊石頭,是房子的石頭,不是根基(foundation)的石頭,是首生的,是長子;我們現在信徒也都是房子的石頭,不是根基的石頭,是後生的,是眾子.把遠方的石頭運來,就是"生",把石頭往上堆砌,就是"養",就是建造.拆毀有時,建造有時,現在正是建造的時候.
而根基(foundation)是什麼?這根基可大費周章,神不厭其煩的告訴挪亞方舟的造法;神不厭其煩的曉諭摩西,會幕的造法,神不厭其煩的曉諭大衛,聖殿的造法.每一次都大篇幅,精微至極,一點細節都不放過,這顯示今天教會所傳可不能亂來,差一點都不行.
具體講,五大教義就是這些根基的濃縮,十大信條就不講了,所有基督教派都信聖經,信耶穌,信...我只強調五大教義,其中,要受聖靈的浸是主耶穌親自啟示的,這點似乎也一直被d兄所質疑,我也不明白你怎敢用那幾處經文就信誓旦旦的要推翻這點,還搬出YM做墊背,YM的那篇請仔細看,他是"教訓性"的講章,要同靈不要以得聖靈為足,止步不前,但我個人認為,這樣的自由,若是我,我就不用,因為要考慮到,怕未得聖靈的同靈觀念混淆,誤解以為不求得聖靈也無傷大雅.而我對d兄的敬而遠之就是您的大膽.您不是在討論,您是在護衛您的看法,宣揚您的看法,希望這裡沒有小朋友,都是能清楚分辨的大人,d兄的護衛與堅持,已把這問題變成了"教義性"的顛覆,對我來說,我對這樣的事與人是極其敏感的,因為那與我當初所領受的不同.
我想d兄一直誤解很多文章的意思,包括聖經的演繹,還包括一開始小弟寫的幾篇文字,我覺得我的意思您沒有抓到,但您卻可以洋洋灑灑的引經據典的把我原來根本沒有的意思,發揮的滿紙飛揚,我其實有點擔心,怕這裏真的有小朋友,什麼文章都給您給解釋了,要是有不好的影響,那我到底算不算有份?
從教會的歷史文獻中發現,公元156年,已經有最早的"靈恩運動"的記載,什麼意思?就是當時已經有人發現要"受聖靈","說方言"的福音真理,這意味著什麼? AC156年時,教會信徒已經不受聖靈說方言很久了,所以當時才有所謂"發現",恢復"這項教義的運動,約翰AC90年代離世,到AC156幾年? 只有66年,這66年中,聖靈的教義就不見了,很快吧!非常快!快的讓人有點不可思議.從保有到失去,不可能是一蹴可及的,都是一點一滴流逝的,今天寬一吋,明天讓一步,後天"應該沒關係",大後天"好像也可以",不出幾年,人情,俗世,各種人看為美好的意見就淹沒了古板不化的堅持,堅持的人好像老古板,被人指點,少眾化,孤立,消逝,新的一代做王了,在人看為美好的地方獻祭,不是也場面浩大嗎? 最可怕的謊言不是滿口謊言,而是10句神的話,輕輕的更動其中的1句,一天毒不死你,十天也老神在在,100天總可以吧,1000天總要發作吧,他不急,只要你習慣他,不討厭他,伊甸園古蛇與夏娃充滿人道關懷的窩心對白,西乃山下的百姓愛戴神的呼聲,不都是看來沒什麼大錯嗎?這悠悠的千古回聲,令人寒顫.
我終於還是講講內心的疑慮,討論與攻訐的界線,大家分的清楚吧.干罪的邊緣,我戒慎恐懼,只是想提醒一下,教會的根基(foundation)早已立好,不必再立.我在神面前向大家說誠實話,要進入更深層的真理,要從立好的根基往下鑽,而不是拆毀它.
謝謝玫瑰同靈的分享,聽了你提供的講道資料,使我聯想起候長老另外一場講道中所涉及到的律法、信心與行為的闡述,區別在於,此次的講道是從律法和恩典的觀念入手,而今天我想分享的也是關於律法、恩典、信心與行為的討論。
先摘抄他的部分講道精要,原本內容如下:
一些同靈聽到這種對信心的強調時,立刻產生了疑問,因為在現實生活的運用中,時常碰壁。其實問題的產生,在於理解上的出入。
那麼如何夾雜在律法和恩典之中,對信心作出正確均衡的理解,又能在行為上也予以配合呢?下面就試著來討論。
(一)信心與律法 ― 從律法在新舊約中的功用,尋找信心與律法的均衡
有人會疑惑說,以上闡述所欲表達出來的觀點,是否有廢除律法的嫌疑?
針對這一疑問,請參看羅馬書及雅各書,來全面了解舊約中律法存在的必要性,以及恩典時代因信稱義的要點,即行為與信心的調和點。
先看主耶穌的到來所開啟的恩典時代的律法與舊約律法的關係:
耶稣來不是要除掉強調行為的律法,乃是要成全。马太福音5章17-18节说的非常明白。
5:17 莫想我(主耶稣)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
5:18 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
不錯,主耶稣来并没有带来新的律法,因為早在摩西時代,律法就已經頒布實施,直到主耶穌的時代并無更改。
同樣,耶稣也來不是為要廢除律法。神律法的頒布,原意是要幫助人學習順服與遵守祂旨意,保護人遠離罪和滅亡。可是當我們翻看以色列過去的歷史,這些律法卻經常被誤解和滥用。所以律法对以色列人来讲是成为一个重担,实际上他们担当不起的。到了新約耶穌時代,律法師和宗教的演變遺傳將律法變成了許多繁瑣的條規。
由此,我們不能不再迴轉到對律法功用的討論。根據羅馬書,我們看到:
一方面,律法的功用是讓我們知罪,但卻不能使我們勝過罪;另一方面,律法的頒布也讓人了解自己的無能。人靠自己無法行出全律法,因為已經賣給罪了,常著肉體的軟弱與罪性。故此羅馬書說:原來在神面前、不是聽律法的為義、乃是行律法的稱義.(2:13)同時又說:所以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稱義.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3:20)
而隨著恩典的降臨,主耶穌的到來,就從一個嶄新的角度,用愛去全是了神的律法,將人帶回律法本義。律法是聖潔的,屬乎靈的(羅7:12,14)。所以主耶穌要反對的并不是律法本身,而是要叫人認識到自身的局限,去摒棄的是因守律法和誡命而產生的自義。如果人可以藉著熟悉律法和行律法而誇口,比如法利賽人那樣,這就忽視了神的恩典。正因這樣,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保羅在加拉太書中說(3:10)“凡以行律法为本的,都是被咒诅的。因为经上记着,凡不常照律法书上所记一切之事去行的,就被咒诅。”若是我們承認人無法用自己行律法的義去蓋過主耶穌寶血的救贖,那麼我們也一定會了解保羅這話中包含的警示意味。
試想,當年的的以色列人,誰能預想到神有這格外的大恩典要留存給我們這后世的人呢?主耶穌來了,不僅要成全律法,滿足神的公義,并解決律法對于罪的審判,更要賦予律法以“將來美事的影兒”(希伯來10:1)的高度。告訴我們這相信的人:『主說、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他們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寫在他們心上、又要放在他們的裏面。』(希伯來10:1)
這樣,从司法角度看,信徒因为接受了基督的代死,可以算是向律法死了,也由此進入了更深層的恩典,所以,靠著對耶穌基督的信心,我們就從律法之下得了釋放,去依靠聖靈勝過罪,解決了罪的問題,而不是憑肉體上泛泛的行義,或行律法的義來使自己靠以得救。同時我們與神的關系也轉變為: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仍舊害怕.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羅8:15)并且,我們若照他的旨意求甚麼、他就聽我們.這是我們向他所存坦然無懼的心。(約一5:14)。
以上就是新約中律法起到的功用,還有透過主耶穌的話,以及使徒們的領受而對信心與律法所產生出來的理解上的均衡。
(二)信心與行為
什么樣的行為才是信心的行為,什么樣的行為是沒有信心的行為呢?這也是我們眾人所熱切關注著的問題。
無論是律法時代還是恩典時代,行為與信心,都是界定信仰狀況的兩個不可或缺的層面。
雅各書集中闡述了信心與行為的對照(2:14-26),由此,我們看到了信心與行為的辨正關系。
2:14 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甚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么。
2:15 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
2:16 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的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这有甚么益处呢。
2:17 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
2:18 必有人说、你有信心、我有行为.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便借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
2:19 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鬼魔也信、却是战惊。
2:20 虚浮的人哪、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么。
2:21 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把他儿子以撒献在坛上、岂不是因行为称义么。
2:22 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
2:23 这就应验经上所说、『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他又得称为神的朋友。
2:24 这样看来、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
2:25 妓女喇合接待使者、又放他们从别的路上出去、不也是一样因行为称义么。
2:26 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
雅各在這里闡述的有信心的行為,是指相信之后的行道意愿和能力。是用行動來顯明對于所相信的神,或神所吩咐我們要去行的事的順服和無論理解還是不理解,都不被影響的對神的信任。這個就是出于信心的行為。就如亞伯拉罕因信離開本土本鄉,又因信遵命獻上以撒一樣。
或許我們還會問另一個問題:這樣看來,“因信稱義”的準則要不要受“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限制?或者羅馬書中的信心行為,會不會造成對律法的否定意味呢?
如果我們仔細閱讀羅馬書和雅各書,就明白它們所要強調的是不同的范疇。羅馬書強調得救不是靠著遵守律法的行為,而是靠著信靠耶穌的救贖;雅各書強調的是有了某種信心的程度,而產生出來相應的行為,顯現的出被成全了的信心。所以各有各的重點,並不相互排斥。
除了信心的行為,一定還有“沒有信心的行為”,這又指的哪些表現呢?
翻轉羅馬書:
第一,仍舊受律法之心的約束,遵守“這個不可摸,那個不可碰”的人的吩咐。仰賴自己的行為。
第二,神所吩咐的不能照做,與亞伯拉罕相反。
第三,神的應許,不能夠按信心的程度去領取,這也正是一個常令我們感到力不從心的地方。比如,主耶穌曾親口告訴門徒:“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并且要作比这更大的事.因为我往父那里去。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甚么、我必成就、叫父因儿子得荣耀。”(約14:12-14:13)我們敢說相信到可以“無論求什么”的地步么?斷乎不敢!因為我們知道,主耶穌雖這樣說,但同時祂也曾親自吩咐說,我們禱告要先求神的國,神的義,其它的一切將會加給我們。所以我們也理解,雖祂說過“無論求什么”,其實指的是在神的旨意和喜悅的事上,至于滿足私欲的祈求,則是妄求,因為神是恩威并施的神,所賜的凡事,都是為著他兒女身體和靈性的益處。至於那些正當的,我們看作好的,是否有時候也不敢求呢?是不是因為不明神的旨意,只好打著所謂“順服”的旗號,掩飾自己對神的信心不夠?或者對神的敬畏多余親近,報著奴僕的心態而不是兒子的心態,不敢大膽祈求呢?其實生活中也不乏那樣的實例。這些的產生,都說明我們與神的關系處于不正常不和諧狀態,否則,神豈是不樂意將祂的旨意顯明給祂所要定意祝福的兒女嗎?神豈是只跟亞伯拉罕說話呢?歸結起來,上述心態及行為的產生,都是屬於沒有信心的行為。它們反應出我們與神之間的關係有問題。
歸根到底,信心與行為,在得救和獲取恩典的過成中,實在不能孤立看待,也從來不可割裂開來實施。全面地了解這些,就會發現無論雅各書還是羅馬書,所希望闡述的信心與行為是一脈相承的,只是保羅強調的是内在的原则,针对的是内心對神的信靠,着重信徒与神的关系;而雅各则强调外在的情况,即生活的表现,侧重点在于信徒与人的关系。
綜上所述,律法之下對信心與行為的理解,就是信遵行律法,能夠使人存活,繼而有行律法的行為與之相稱;恩典之下對與信心與行為的理解,就是不受律法拘禁,但卻不是廢除律法,乃是將其提升到一個更高的高度:依靠圣靈的帶領,行出屬于基督的義,在行為上凡事為著彰顯神的榮耀,在信心上更是無所懼怕,因而如果說主耶穌:“带来充充满满的恩典和真理,我们在衪的恩典中领受,恩上加恩。恩典和真理,是强调信心,你只要相信,就可以得着。”這并非在否定律法,而是對律法意義的升華。同時也印證補充了羅馬書中對于因信稱義的闡述,正如保羅的羅馬書主所強調的:称义是因信基督,而非靠遵行律法(罗三22-26,四2-6;加二16)。我們不必再像那活在律法之下的人,恐懼戰驚,唯恐招致神的憤怒,因為出于信心的接納承受,承認耶穌基督代死的拯救,使我們不僅得著神兒子的身份,更得享神的榮耀和在耶穌基督里所承受的各樣祝福和應許。這樣的恩典,是律法時代靠遵守律法而盼望存留余命的以色列民所無法想象,不敢奢求的。
所以,在恩典之下,我們當拿出應有的信心,使我們的所信所行,與我們在基督里的尊貴身份相稱。
愿頌贊,感謝并榮耀歸于我們在天上的父并主耶穌基督。
Caleb同靈關於教會的職責的述講,即“教會是真理的支持 (pillar) 與捍衛 (ground)”, 但不是說只要是教會,就是真理的柱石和棟樑,只有建立在以主耶穌基督為房角石,再奠以從舊約到新約的教導和啟示為根基的教會才是真理的柱石和棟樑,只有建立在有這樣堅固的根基和地基,完全遵照主耶穌的真理和舊約,新約的教導和啟示牧養神的羊群,精微之極,一點細節都不放過,才有全備的福音,全備的智慧去支持和捍衛神的真理,去榮耀主耶穌的名。在這方面的理解,我很讚賞。
Caleb同靈花了大篇幅描述聖殿,教會和帳棚的建立理論,好像是給我上了一堂建築課。但是就不知道房角石還有分主(chief cornerstone)和副的。根基可以是foundation,也可以是ground,base又不知道是什麼的一回事,還有石柱,柱子(pillar),林林總總,實在是大顯查經的功底和知識的淵博。這些方面,有心人士大家就自己對比查閱吧。
我想討論的是:Caleb同靈把上面所述的堅固的根基和地基的基本條件濃縮為真耶穌教會的五大教義(大水洗禮,洗腳禮,聖餐禮,聖靈浸洗,守安息日),是這樣的嗎?五大教義能夠取代全部的聖經真理嗎?我們只要完完全全的遵行這五條教義,若不是用心靈和誠實來敬拜主並將神的道(不是遵守禮儀)活出來的話,就有全備的福音和全備的智慧,去支持和捍衛神的真理,去榮耀主耶穌的名嗎?失去心靈和誠實的敬拜,這和迷信有什麼差別?這和舊約裡的信徒戰戰兢兢的守著律法卻不理解神設立律法的苦心,凡事埋怨,沒有信神的心有什麼兩樣呢?這樣的教會就是神的真教會嗎?我們還需要認認真真的閱讀查考聖經嗎?還有有必要去讀原文聖經找對證嗎?假如是這樣,要成為神和主耶穌的真教會也不是什麼難事。你說是嗎?
以色列人没有圣殿前,神的约柜应该是安放在帐幕(会幕)里。自从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后,他们三番五次悖逆神,没有遵守与神立的约。以色列在罪中越陷越深,神根本无法与他们同住。到一个地步,在祭司以利的年代,神甚至让约柜被非利士人夺走,抢走神的约柜后,约柜和帐幕就分开了,好让以色列人明白神已经离弃了他们。
後來,所罗门的圣殿象征着一个新的开始。当圣殿建好后,约柜就搬进了圣殿的至圣所,从此圣殿就代替了帐幕。於是圣殿的重要,就在于能够提供给以色列人一个统一的敬拜场所,在祭司和利未人的教导和带领下敬拜神、献祭给神。这样就能避免以色列人随从了迦南人拜偶像的习俗。但是,我们继续往后看,就看到以色列人并没有因为有了圣殿就不再拜偶像。拜偶像是心的问题,只要我们不敬畏神,再好的教会、再好的传道人、再好的教导也不能阻止我们拜偶像。
我们看所罗门献殿的祷告:
列王記上
8:27神果真住在地上吗?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你居住的,何况我所建的这殿呢?
8:28惟求耶和华我的神垂顾仆人的祷告祈求,俯听仆人今日在你面前的祈祷呼吁。
8:29愿你昼夜看顾这殿,就是你应许立为你名的居所。求你垂听仆人向此处祷告的话。
8:30你仆人和你民以色列向此处祈祷的时候,求你在天上你的居所垂听,垂听而赦免。
如果沒有神的保守看顧,特別是在真理上的施恩和保守看顧,就算神已經應許立為祂名的居所,那麼祂也不一定要住在其中。不是這意思嗎?!
當我談到查經的一些方法,就是一些技術性的細節,比如版本對照,原文字義,段落文意,架構主題.藉由這些努力來避免誤解神的話,誤用神的話.便有人提出質疑,認為這是屬世的學問,自高自大,不靠聖靈,是法利賽人的典型,這些查經的動作是消滅聖靈的感動!
當我談到靈禱,強調靈禱與進入真理的必需關係,靠聖靈的重要,提及自己若當天靈禱不足,晚上我就不查,只做聽,讀等打底的工夫,便有人質疑,這是自我感覺良好,把靈禱的工夫拿來這兒炫耀,是在街上禱告的假冒為善人.
當我談到神國的發展中,奉主名所按立的職分,應當尊重,不隨意背後批評,若做的不好,自有監督,反應的管道與機制,教會裡的一切,都應有他的次序,凡事應照著次序行.不是姑息,也不是說帶領的人都不會有錯,只是因為敬畏神的名,敬畏教會的頭,因而尊重那個"職分",因為那個工作是主派給他的,職分是主自己立的.便有人質疑,初代教會沒好過,看保羅信裏的責備便清清楚楚,好像既然教會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提出批評是為教會好,有什麼不可以?
當我強調五大教義對於教會根基性的重要,則又被質疑成徒守規條,有忽略心靈與誠實敬拜神的嫌疑.
當大家在教會組織的議題上,表現出莫名的興奮與洋洋灑灑的論述時,我怎麼也看不出神的國是民主政體.神的國是kingdom of God,天國是kingdom of heaven,總之,都是kingdom,就是王國.王國就是王權至上,不是民主至上,即使神的國裏,大的要服侍小的,那不表示我們的"言"與"行",就可以隨意跨越本分,忘記職分,無視權柄.神的國不在乎言語,乃在乎權能.保羅說這句話的時候,正是對教會裏的各種紛雜的言語說的,特別是對改變福音的信徒說的.信徒在神的國有四種面貌-人,獅,牛,鷹.在大家如火如荼的從教會組織的討論演變成對職分的質疑時,我一直覺得在所謂教會的組織中,我們的身分應該是牛,如主耶穌一樣,卑微至死.
(人是神的形象,具體是耶穌的聖潔無瑕;獅是得勝的王,是對罪與世界的引誘;鷹是對真理的領受進入至高寧靜之處)
這難道就是真耶穌教會愛慕真理同靈的縮影,大家的論述都能引經據典,有模有樣,但立場卻是浮動的,這些論述的基本前提,是以別人的不敬虔,教會長執的專橫為出發,好像沒有了挑剔的對象,就沒有了支持自己論據的佐證.我始終覺得,這種鬱悶,悲情的出發,感覺不太對勁.
聯總的會開完了,這兒恰巧的又活了,鬧哄哄的熱情呢? 還是等著下一個假想敵的出現?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