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窮人的十分之一
Primary tabs
屬於窮人的十分之一
十一奉獻令人不禁莞爾的輪轉:
猶太教比基督教還新約。基督教比猶太教更舊約。
a. 猶太教:謹守舊約。但不再實行十分之一奉獻
主後70年聖殿被毀,獻祭終止,祭司和利未人失散。猶太教信仰雖然持續,但不再有必須奉獻十分之一以養活利未支派及維護聖殿的定例。除了少數的基本教義派之外,各猶太教派都不再不提及也不鼓吹十一奉獻。各樣捐獻全出於自願。
b. 基督教:以新約為本,卻緊抓舊約經文要信徒奉獻十分之一.
結果各處基督教常成為其所在地財力雄厚的團體之一。導致大至天主教的梵諦岡,小至只有幾百人的基督新教派,許多神職人員的生活飄搖在信徒之上,甚至擁有私人飛機,「神家」財務管理失真的醜聞,層出不窮,形成教會大破口。
A. 奉獻十分之一原是保障利未支派生活的永遠定例
民數記18:23-24:惟獨利未人要辦會幕的事,擔當罪孽;這要作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他們在以色列人中不可有產業;因為以色列人中出產的十分之一,就是獻給耶和華為舉祭的,我已賜給利未人為業。所以我對他們說:『在以色列人中不可有產業』。然後,利未支派再從所得中,拿出十分之一獻給神(民18:26)。
聖殿被毀後,不再有會幕的事可辦,利未族失散,永遠定例無以為繼。
然而,猶太教信仰並未因為聖殿被毀而終止。各地方會堂裡仍有拉比在教導,會堂環境仍需維護,但猶太教的拉比在神面前很誠實,並沒有為了保障自身的日子,強把「養活舊約利未族」的定例,講解成屬靈「養活今日專職人員」的道理,更沒有要信徒遵守「代代永遠的定例」,繼續奉獻十分之一保障拉比的生活。
反觀,基督教雖然根據新約,堅信凡由主耶穌寶血救贖的,人人都是神的祭司(啟1:6;5:10),都可以辦會幕的事。所以一直到第四世紀(成為羅馬帝國國教之年),基督教沒有以「傳福音的人靠福音養生」的理由,要信徒奉獻十分之一來維持。畢竟:
1. 舊約十一奉獻的定例是要12支派養活整體利未支派tribe
2. 基督教的十一奉獻說是為了養活幾戶「靠福音養生」的家庭family。
3. 「支派tribe」和「家庭famiy」的差異豈止千倍的巨大!
4. 因而基督教從萬千信徒的十一奉獻中,扣除給幾戶家庭生活所需之後,每月剩餘的錢財多到不可勝數!日積月累,成為腐蝕靠福音養生者,專一以祈禱傳道為志的禍源。同時為了凸顯「我有在做聖工」,教會主政者絞盡腦汁,託詞聖工需要,這裡一把,那裡一疊的支出。.. 筆者曾經親耳聽見主政者在開信徒大會之前,指示各事工部門,無論如何要把當年信徒大會通過撥下的經費花光,否則,他說,明年度的預算將會被刪減!… 各事工部門領命,巧立名目,趕在開大會之前,短短幾個星期之內,花盡年度剩餘的經費。
可嘆自從第四世紀以來,新約的基督教巧借今日猶太教都不再引用的舊經文,搜刮錢財,要信徒奉獻十分之一。走上權高財大氣粗的敗壞之路,失去了前三世紀在受盡逼迫的貧困裡,大家心連心為主而活的樸實與潔白。
B. 奉獻:只能是深刻了悟之後,出自心靈深處的感恩
「你要在耶和華你神面前說:我祖原是一個將亡的亞蘭人,下到埃及寄居。他人口稀少,在那裡卻成了又大又強、人數很多的國民。埃及人惡待我們,苦害我們,將苦工加在我們身上。於是我們哀求耶和華我們列祖的神,耶和華聽見我們的聲音,看見我們所受的困苦、勞碌、欺壓,他就用大能的手和伸出來的膀臂,並大可畏的事與神蹟奇事,領我們出了埃及,將我們領進這地方,把這流奶與蜜之地賜給我們。
耶和華啊,現在我把你所賜給我地上初熟的土產奉了來」(申26:5-10)。
C. 基督教擅於用「以少換多」的計算,勉勵信徒放手試試
「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瑪3:10)是各基督教派最常引用來要信徒擺上十分之一「試試神」的經文。
倘若效果不彰,即追加「見證」說,實行十一奉獻的成員如何蒙神大開天窗,傾福而下;沒實行的,如何被憤怒的神懲罰,連本來有的都沒了!
信徒聽後心生畏懼,直冒冷汗。回到家趕緊拿起計算機,精打細算當月的收入,唯恐遺落某一收入,沒獻上該收入的十分之一,干犯了奪取神物的罪,遭神百倍追討。..結果從來沒有人去統計過,奉獻十分之一的信徒,是不是個個如同見證所說,都獲得傾福之恩?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那接受十一奉獻的神家,錢財如同從天而降的甘霖一樣,數目扶搖直上。埋下俗化之根。
D. 還債的感恩之情與期待獲得更多的精心計算
身處新約,卻把舊約神「照顧利未族!」的沈痛呼籲(瑪3:10),講解成「試放小餌,釣大魚」的心態,就如同在新約裡,某甲得知捨己命救他的恩人是大富人家的獨子,於是內心毫無感恩之情的計算:倘若我帶小禮到府去致謝,或許,那才因我失去獨子的父親,將百倍回賞我!.. 嗯!何不一試(反正,不成,失去的也僅1/10,就當買個希望!)。
走筆至此,想起認識的一個教會:十年前,他們如同誠實的猶太教一樣,因為本文的以上原因,不再談十一奉獻。鼓勵任何一分一毛的捐獻,都必須是出於自己口唱心合的甘心樂意。並且,捐項沒有一定要放進會堂裡的奉獻箱,才叫做奉獻,才叫做獻給神。每個人身邊或多或少都有「口渴的人」,只要把那「當獻的」拿去買水給他們喝,便是做在主身上了!
結果,十年來,這間不再實行十一奉獻的教會,沒有因為缺少經費而失修;成員中也沒有一人因「奪取神之物」而遭「葡萄樹在未熟之先,就掉了果子」的咒詛(瑪3:11)。呈現在世人眼前的反而是,各家在各方面都豐盛過從前。
主成全救贖之後,所等待於重生的我們,豈不是如祂一樣,力行那「憐恤窮人,愛人如己」的至尊命令 the royal law 麼(雅2:6-8;太9:9-13)!
E. 屬於窮人的十分之一
神要選民進入應許之地之後,當存感恩的心獻上初熟的土產給神。緊接著神吩咐說:「每逢三年,就是十分取一之年,你取完了一切土產的十分之一,要分給利未人和寄居的,與孤兒寡婦,使他們在你城中可以吃得飽足(申26:11-12)。
清楚指明,向單一對象的感恩,必須含有兩個動作才算完整:
1. 對救命恩人的感謝
2. 對周圍弱者的救命
如銅板的兩面,分不開。
一如大祭司若不把刻有十二支派名字的胸牌掛在胸前心上,就不能進至聖所獲得神赦罪大恩。就好像雖然熱情地再三表達對債主一筆勾消千萬債務的感謝,卻強要鄰舍還清幾塊錢的債,必遭來債主的追討。
今日信仰的缺失在於,因愛心失落,教會失去屬靈氣息,主政者擔心信徒不再進入會堂,於是強調基督教的信仰是「不看人」「只見耶穌一人」。人人因而如同祭司和利未人,一心往耶和華的殿去,管它倒在路邊的是誰(我雖不停下腳程,但會到聖殿裡去為他禱告)!雅各書也說了:人若大有信心,全交託給神的奉主名祝福沒得吃穿的肢體,卻連對方所需用的一點物質都不給,算是信仰嗎?… 人或許會辯說:「有呀!我已經把照顧窮人的費用放進教會奉獻箱,獻給神了!」文士和法利賽人不也是這樣麼:「無論何人對父母說:『我當奉給你的,已經做了供獻』。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
不,人間沒有「只見耶穌一人」的信仰模式!
古聖徒說得很清楚:「人若連所看見的弟兄都不愛,怎能愛那看不見的神」(約壹4:20)?人心裡若沒有留給窮人的位置,那自古以來,再三強調自己是孤兒和寡婦的神的神,會住進其中嗎?
福音本是傳給窮人和被欺壓者的福音。
哪知因福音而建立的教會,竟成了冷落窮人,任由富人展現華麗衣服和金戒指的場所(雅2:1-8)!
親愛的,感恩,不只是回報那救我們脫離苦楚,賜予豐富的神,信仰更是效法神去關愛被冷落一旁的窮人。主耶穌背起十字架,為釋放被欺壓的人,叫窮人得豐盛。祂要我們也背起自己的,如同祂內心常駐窮人和被欺壓人的十字架,跟從祂!跟麼?
神期待我們對祂的感恩,能更凸顯的表現在,拿出給窮人的十分之一,自己的時間和物質,親手親為的給予周圍弱者實體的幫助。
***
巴黎教會2024.07.06聚會分享音頻 :
屬於窮人的十分之一
和不流
https://seventhousand.net/fr/node/2514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fr/podcast/%E6%B4%BB%E6%B3%89%E7%94%98%E9%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