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泉甘霖的帳戶下來了! 詳情請點擊這裡

十童女的比喻

Content Format: 
Authors: 
Tags: 
Date recorded: 
2019.02.11
Place recorded: 
台中

十童女的比喻  

【經文】(太25:1~13)《新標點和合神版(CUNPSS)》

 

1「那時,天國好比十個童女拿着燈出去迎接新郎。 2其中有五個是愚拙的,五個是聰明的。 3愚拙的拿着燈,卻不預備油; 4聰明的拿着燈,又預備油在器皿裏。 5新郎遲延的時候,她們都打盹,睡着了。 6半夜有人喊着說:『新郎來了,你們出來迎接他!』 7那些童女就都起來收拾燈。 8愚拙的對聰明的說:『請分點油給我們, 因為我們的燈要滅了。』 9聰明的回答說:『恐怕不夠你我用的;不如你們自己到賣油的那裏去買吧。』 10她們去買的時候,新郎到了。那預備好了的,同他進去坐席,門就關了。 11其餘的童女隨後也來了,說:『主啊,主啊,給我們開門!』 12他卻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 13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那日子,那時辰,你們不知道。

壹、前言

主耶穌在被賣受審前,從馬太福音二十四章32節到馬太福音二十五章30節一連串講了幾個比喻。有「無花果樹的比喻」、「善僕與惡僕的比喻」、「十童女的比喻」、「按才幹受責任的比喻」、「綿羊和山羊的比喻」。

這些比喻的前三個比喻「無花果樹的比喻」、「善僕與惡僕的比喻」、「十童女的比喻」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就是在警告門徒,不但沒有人知道人子何時會再來,人子還很有可能延遲來到,所以要隨時盡好自己的本分儆醒等候,因為當人子到來到時一切的努力和補償都將為時已晚。

1.「無花果樹的比喻」:(太24:36~44)

36 “至於那日子和那時刻,沒有人知道,連諸天之上的天使們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  唯有父知道。 37挪亞的那些日子怎樣,人子的來臨也將要怎樣。 38在洪水以前的那些日子裏,人們繼續吃、喝、嫁、娶,直到挪亞進方舟的那一天。 39他們毫不察覺,直到洪水到來,把一切沖走。人子的來臨,也將是這樣。 40那時,兩個人在田裏,一個被接去,一個被留下。 41兩個女人在磨石那裏推磨,一個被接去,一個被留下。 42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你們不知道你們的主哪一天回來。 43不過你們應當知道這一點:一家的主人如果知道賊什麼時刻來,他就會警醒,不讓他的房子被人鑽進。 44你們為了這緣故也應當做好準備,因為在你們意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

耶穌在這段比喻中,強調「人子要來的那時刻」是沒有人知道的。甚至天使和耶穌本人都不知道。耶穌還用日常生活來形容。「人們繼續吃、喝、嫁、娶」,「兩個人在田裏,一個被接去,一個被留下。兩個女人在磨石那裏推磨,一個被接去,一個被留下。」

在古代農業社會中會兩人一起在田裏工作,不是父子就是兄弟。會兩人一起在磨石那裏推磨,不是母女就是姊妹。所以這個時刻是一個那麼稀鬆平常的日子,沒有任何人能意想得到。也正因為如此的稀鬆平常才叫人感到驚恐害怕。這就如同一個將來臨的芮氏9.0超級強烈地震,前一秒鐘大家還是照常吃、喝、嫁、娶,但下一秒就天崩地裂。

2.「善僕與惡僕的比喻」:(太24:45~51)

45「誰是忠心有見識的僕人,為主人所派,管理家裏的人,按時分糧給他們呢? 46主人來到,看見他這樣行,那僕人就有福了。47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要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 48倘若那惡僕心裏說:『我的主人必來得遲』, 49就動手打他的同伴,又和酒醉的人一同吃喝。 50在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時辰,那僕人的主人要來, 51重重地處治他,定他和假冒為善的人同罪;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

耶穌在這段比喻中接續了上一個比喻的相同主題:「在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時辰,那僕人的主人要來」。耶穌還特別強調了惡僕的心態:「我的主人必來得遲」。我想這句話應該會讓許多基督徒看了心驚膽跳,我們不也時常抱持著「主耶穌還要很久才會來」這樣的心態在過日子嗎?

 

貳、婚禮的習俗

要了解「十童女的比喻」故事,必須先明白巴勒斯坦的婚禮習俗。因為耶穌所說「十童女的比喻」,完全取材於當時的真實情況。這習俗二千年前是如此,至今仍然如此。

對當時巴勒斯坦地的一場婚禮來說,那可不只是新郎和新娘兩人的事,更不只是男方和女方兩個家族的事,而是新郎和新娘所屬的兩個村落的大事。

要迎娶的新郎通常在下午(或傍晚)才由其兄弟和親友陪伴從家裡出發(因為這時氣候比較涼爽)。他們要先走遍村落中的大街小巷,接受每一戶人家的祝賀,然後才會開始前往新娘家。

到新娘家後新郎要先跟未來的岳父對於有關「嫁妝」以及萬一「休妻」後可能面對的賠償問題討價還價一番。討論越久表示新娘的身價越高越有價值。等一切都談妥之後新郎才能見到新娘。因為處理這些瑣碎的事會有很多狀況需要討論,迎娶的時間延遲至半夜是很正常的事。

在古代人們規律而平淡的生活中,「嬰孩出生」、「結婚」對他們來說都是大事。當新郎迎娶新娘回家後,不是去度蜜月,而是在家中宴請賓客,有時甚至長達一週之久。在這星期內新人要一直留在家中,預備豐盛的食物與全村人共享。

 

參、黑夜中的等待

在當時迎娶的「童女」必須是未婚的處女,通常都是新娘的好友。他們絕對不會找陌生人來當迎娶的「童女」。

一世紀的巴勒斯坦晚上是沒有路燈,所以無論是賓客或是迎娶的「童女」都需要準備「燈」和裝燈油的器皿。這裡所說的「燈」不是那種有燈蕊的油燈,聖經這裡應該翻譯成「火把(lampas)」(就是在木棒上纏布條的火炬)才對,因為這樣才夠亮。裝燈油的「器皿」是指方便補充油的長頸瓶子。

在一片漆黑的回程路上,沿途中隨時會有賓客加入他們的行列,也會有人高舉火把為大家照明道路。當接近目的地的時候,這些在黑夜中等待的人們遠遠看到火光就會大聲喊著:「新郎來了,快出來迎接他!」。但這時只允許有火把的人才能出去迎接。因為沒火把的人在當時的黑夜中行走是很危險的。

這些迎娶的「童女」點著火把整夜都在黑夜中等待,有時有路人手拿著火把從附近經過,都會被誤以為是新郎迎親的隊伍回來了,就大聲叫喊:「新郎來了,快出來迎接他!」。但常常會發現是空歡喜一場,因為並不是真的新郎回來。

這種情況一個晚上不會只發生一次,整晚常會有多次像這樣的錯誤報訊。也因為錯誤的報訊報太多次了,加上長久的等待,童女等累了就睡著了。這有點像今天許多基督徒成天喊著:「世界末日要來了,大家要悔改信耶穌!」。喊久了之後,大家都聽到麻痺,也聽累了。

 

肆、愚拙和聰明童女的差別

「愚拙」和「聰明」童女的差別在新郎來以前是分不出來的。她們都「沒有列出名字」,她們都「一起等待」,她們都「一起打盹睡著了」,她們「聽到新郎來了,都醒過來」。

但是,當新郎來到,她們「起來收拾燈」時,「愚拙」和「聰明」童女的差別就分出來了。「愚拙」的童女這時才發現她們的燈要滅了(Are going out),而且沒有「預備油」。

其實,這故事一開始耶穌就把整個故事的關鍵點說了。就是「愚拙的童女」是「沒有預備油」;而「聰明的童女」是「有預備油」。(太25:3;4)

嚴格上來說,在當時大家所熟悉的娶親流程中,「新郎的遲延」是必然也是眾所皆知的事。因此「預備油」也是必然當行之事。這麼說,「聰明的童女」不是指著「智商很高的童女」,她們只是依照一般常識去作該作的準備。至於「愚拙的童女」也並非指著「智商很低的笨童女」。她們的「愚拙」在於她們失去儆醒又輕看了娶親的「心態」

這些被邀請來輔助迎娶的十個童女,依照當時的習俗她們應該都知道「新郎的遲延到來」是必然的事。就像今天我們都知道「人子再來」是必然延遲。關鍵的重點在於等待的這段期間,我們是抱持什麼樣的心態。輕忽不在意?懶散等候?或是看重珍惜?妥善準備?當然最後什麼樣的心態就會導致什麼結果。

 

伍、預備油

「預備油」是什麼意思?通常「油」,會被解讀成「聖靈」。如果將「預備油」解讀成「預備聖靈」,那對某些信徒來說可能會造成一個誤會,以為「得聖靈」的人就是已經預備好進入天國享受筵席的條件了。此生不需要再作任何的努力精進,只要不犯罪就好。因此,一生過著消極的信仰生活。

這裡所說的「油」是指著「橄欖油(elaion)」。在這比喻中的功能是用來供應火把燃燒照亮(橄欖油也可以用來療傷)。因此,如果有「預備油」就表示火把會「持續」在黑夜中一直不間斷的照亮。若沒有「預備油」就表示該火把在黑夜中只會照亮一小段時間,之後就熄滅了。
(太25:8)

所以,從功能性結論的角度來看耶穌所說的「預備油」,就是在勸勉門徒一生要「持續」成為一盞明燈,在黑夜中照亮世界永不熄滅,直到主(新郎)來。無論多久的等待,總是要成為黑暗世界的「光」。如同耶穌在登山寶訓中所說:「要成為世上的光」。

(太5:15,16)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當「愚拙的童女」向「聰明的童女」要求說:『請分點油給我們, 因為我們的燈要滅了。』聰明的回答說:『恐怕不夠你我用的;不如你們自己到賣油的那裏去「」吧。』(太25:9)這句話的重點不是要我們去討論,這麼晚了哪裡還能買到油?或是「聰明的童女」怎麼對「愚拙的童女」這麼沒愛心?分一點油給人家怎麼那麼吝嗇?

(太25:9)這句話的重點是在動詞「」這個字。「」就是要「付上代價」的意思。許多屬靈上的美德是無法分給別人,就算是父子、夫妻、兄弟、姊妹,都無法彼此贈送。一個「慈悲」的父親是無法將其「慈悲」贈送給他兒子。一個「公義」的丈夫一樣是無法將其「公義」贈送給他妻子。這些屬神性情的亮光,只有我們自己在屬靈中依靠神「付上代價」學習才能真正獲得。所以不是「聰明的童女」吝嗇,而是屬靈的美德是要靠自己「付上代價」學習。才能真正屬於自己的。

我們要如何知道自己「預備油」了?就是要時常自我省思。宗教最可貴的地方就是「自省」。我們要時常省思,我們的行為是否真能夠發光「榮耀主名」?是否能叫神的名因我們而大得發光「彰顯」?

一個靈修好的宗教人(當然包括基督徒)應該要有足夠的靈敏度,在自己的一舉手一投足,甚至一個正要萌發的意念之間就看見了自己的動機,進而修正在正途上,讓自己的生命在這黑暗的世界裡永遠閃閃發亮。

 

陸、結論

1.    耶穌在馬太福音二十五章中所說的三個比喻:「十童女的比喻」、「按才幹受責任」、「綿羊和山羊的比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這些不能得救的人,他們都「不是作錯了某些事」,而是「沒有作對某些事」。十個童女她們沒有「偷人東西」、「騙人獲利」、「搶人財物」。只因沒有「預備好足夠油」,以致讓燈熄滅,雖然事後趕著去買油回來,仍被拒絕於門外。

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自以為已經「信了耶穌」、「受了聖靈」,就是拿到彌賽亞筵席的入門票,天天過著懶散的信仰生活,不再「結果子」,不再「發光榮耀主」,以為離人子來的日子還很遙遠。這是很危險的想法!

2.    「等待」是給「十個童女」,也是給今天我們的一個嚴厲考驗。其實,在「等待」新郎來臨的時候,那五個「愚拙的童女」是有足夠的時間去買油預備。但是或許等太久了,等到失去了「儆醒」的心甚至失去「盼望」,以為新郎當夜不會回來。於是以一個消極的心態在等候。

對一個基督徒來說,再強大的信心經常是禁不起「等待」的考驗與摧殘。尤其當神「沈默不語」時更是如此。當施洗約翰被下在監牢時,就打發了兩個門徒去問耶穌:『那將要來的是你嗎?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太11:3)

施洗約翰曾經是親自為耶穌施洗的人,他親眼看見聖靈降在耶穌身上,親耳聽見天父的話語(約1:33,34)。他曾經在耶穌面前大聲宣告:『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1:29)。但是當他被下在監牢「等待」時,他向耶穌發出了質疑:『那將要來的是你嗎?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

今天每位基督徒都在「等待」,等待新天新地來臨的那一天。但黑暗的世界與不公義的社會以及耶穌的延遲來到(其實,我們也知道是神的寬容(彼後3:7~9)),讓我們在長期的等待中麻痺了,以於失去了儆醒。

要知道在越黑的暗夜中越有一份叫人興奮的盼望在等候我們。不是只有我們在等候人子,人子也在等候我們。所以我們必要以「儆醒」的心情「等待」。祂說:『因為那日子,那時辰,你們不知道。』。我們可以確定「人子必定延遲來到」,但祂絕對不會忘記「要再來」的承諾!

 

陳以熙    2019/02/11   于台中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