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不攏的福音書:耶穌復活
Onglets principaux
兜不攏的福音書:耶穌復活
耶穌復活是基督教歷代以來的核心思想,也是眾多基督徒所深信的基本教義。耶穌復活的故事被很仔細地記載在四卷新約福音書中,每一卷都有著自己所看重的重點與神學。對於大部分的基督徒來說,耶穌復活的故事(其他故事亦然)是將《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的所有細節拚奏起來,合在一起形成的「第五福音」。但這不是福音書作者的原意,也不是使徒教會所相信的故事(因為當時這四卷書要麼還未寫成,要麼還未普及)。
舉主耶穌在十架上最後遺言來說,所謂的十架七言就是「第五福音」的產物。因為照最早的《馬可福音》主耶穌只說了一言:以羅伊!以羅伊!拉馬撒巴各大尼?翻出來就是: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馬可福音》的耶穌是極其傷痛、全然沉默,祂在受難時幾乎不再言語,最後甚至向著天父吶喊出了被拋棄的心聲!《路加福音》就完全不同:耶穌非常平靜地面對受難,還安慰送行的婦女。在十架上,耶穌赦免了釘祂的人,也拯救了其中一位同釘的強盜。而其最後遺言也不是痛苦的被遺棄,而是全然交託: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
今人的假設(根據「第五福音」)是耶穌在十架上說了至少七句話,只是根據不同的口傳,不同的福音書作者,寫下不同的受難故事。邏輯上人當然可以這樣認為,但這會是真實的情況嗎?那個極其傷痛、沉默不語的《馬可》耶穌,說出了最後一句: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之後,又瞬間回復全然交託的信心,補了一句: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
如果「第五福音」的版本是福音書作者要我們相信的,為什麼沒有一卷福音書紀錄” 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 加上”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的故事(將兩句話放在同一個情境中)?
當然,人可以選擇相信「第五福音」,這也沒有太過嚴重的問題(不過犧牲了個別福音書的神學重點、犧牲了耶穌同一的人性或神性、犧牲了作者的原意…..),至少在”十架七言”上。但在有些故事上,「第五福音」將會導致明顯的矛盾,就像耶穌復活的故事。
論到主耶穌復活,最早的《馬可福音》是這樣說的:
過了安息日,抹大拉的馬利亞和雅各的母親馬利亞並撒羅米,買了香膏要去膏耶穌的身體。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出太陽的時候,他們來到墳墓那裡,彼此說:誰給我們把石頭從墓門滾開呢?那石頭原來很大,他們擡頭一看,卻見石頭已經滾開了。他們進了墳墓,看見一個少年人坐在右邊,穿著白袍,就甚驚恐。那少年人對他們說:不要驚恐!你們尋找那釘十字架的拿撒勒人耶穌,他已經復活了,不在這裡。請看安放他的地方。你們可以去告訴他的門徒和彼得,說:他在你們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裡你們要見他,正如他從前所告訴你們的。他們就出來,從墳墓那裡逃跑,又發抖又驚奇,什麼也不告訴人,因為他們害怕。(16章9節以下不採用,因為這是後人自行補上的章節。)
所以有三位婦人要去膏耶穌,他們看見擋墳墓的石頭已經被滾開了(為防野獸啃食屍體,需要石頭擋住墓門),裡面坐著一個白袍少年人,告訴他們耶穌已經復活,要婦人去通知門徒,耶穌會在加利利和他們見面。但是這三位婦人很害怕,什麼都不說。
其後的《馬太福音》則將這故事更動:
安息日將盡,七日的頭一日,天快亮的時候,抹大拉的馬利亞和那個馬利亞來看墳墓。忽然,地大震動;因為有主的使者從天上下來,把石頭滾開,坐在上面。他的像貌如同閃電,衣服潔白如雪。看守的人就因他嚇得渾身亂戰,甚至和死人一樣。天使對婦女說:不要害怕!我知道你們是尋找那釘十字架的耶穌。他不在這裡,照他所說的,已經復活了。你們來看安放主的地方。快去告訴他的門徒,說他從死裡復活了,並且在你們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裡你們要見他。看哪,我已經告訴你們了。婦女們就急忙離開墳墓,又害怕,又大大的歡喜,跑去要報給他的門徒。忽然,耶穌遇見他們,說:願你們平安!他們就上前抱住他的腳拜他。
有兩位婦人要來看耶穌,看的當時,突然有大地震,並且有一位天使把擋墳墓石頭滾開。天使告訴他們說,耶穌已經復活,要他們去通知門徒,主耶穌會在加利利和他們見面。於是,婦人又歡喜、又害怕,去通知門徒了。並且遇到了復活後的耶穌。
對比《馬可》,《馬太》的紀錄非常戲劇化。《馬可》中,三婦人去膏耶穌時,擋墓的大石「已經」被滾開了;《馬太》則變成兩婦人,並且大石「正被」移開,也多加上了看守的人。《馬可》中三婦人看見的是一白袍少年人(沒有明說他是天使,他也沒有做什麼特別的事);《馬太》中,是從天降下一位天使,像貌如同閃電,衣服潔白如雪,並且當著他們的面把大石移開。《馬可》中,三婦人害怕到什麼都不敢說;《馬太》中,兩婦人又害怕又歡喜,並且遇到了耶穌,才跟門徒說。
如果《馬可》是對的,《馬太》就是錯的。同樣的見證人無法看見一件事既是大石「已經」移開又是大石「正被」移開。也不會看見既是「已經」平靜坐著的白袍少年,又是「正在」轟轟烈烈、從天降下的大能天使。也無法既是「什麼也不告訴人」又是「跑去要報給他的門徒」。
再看《路加福音》:
七日的頭一日,黎明的時候,那些婦女帶著所預備的香料來到墳墓前,看見石頭已經從墳墓滾開了,他們就進去,只是不見主耶穌的身體。正在猜疑之間,忽然有兩個人站在旁邊,衣服放光。婦女們驚怕,將臉伏地。那兩個人就對他們說: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他不在這裡,已經復活了。當記念他還在加利利的時候怎樣告訴你們,說:人子必須被交在罪人手裡,釘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復活。他們就想起耶穌的話來,便從墳墓那裡回去,把這一切事告訴十一個使徒和其餘的人。那告訴使徒的就是抹大拉的馬利亞和約亞拿,並雅各的母親馬利亞,還有與他們在一處的婦女。他們這些話,使徒以為是胡言,就不相信。彼得起來,跑到墳墓前,低頭往裡看,見細麻布獨在一處,就回去了,心裡希奇所成的事。
《路加》中去膏耶穌的婦人是三個以上(一群)。與《馬可》一致但與《馬太》不同,婦人看見的是「已經」被滾開的大石。但與《馬可》《馬太》都不一樣,告訴婦人們耶穌復活的不是「一個」人或「一位」天使,而是「兩位」使者。和《馬可》相左,《路加》中的婦人和《馬太》一樣將耶穌復活的消息通知了門徒。彼得聞後,自行去看了空墳墓。
最後看看《約翰福音》:
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還黑的時候,抹大拉的馬利亞來到墳墓那裡,看見石頭從墳墓挪開了,就跑來見西門彼得和耶穌所愛的那個門徒,對他們說:有人把主從墳墓裡挪了去,我們不知道放在哪裡。彼得和那門徒就出來,往墳墓那裡去。兩個人同跑,那門徒比彼得跑的更快,先到了墳墓,低頭往裡看,就見細麻布還放在那裡,只是沒有進去。西門彼得隨後也到了,進墳墓裡去,就看見細麻布還放在那裡,又看見耶穌的裹頭巾沒有和細麻布放在一處,是另在一處捲著。先到墳墓的那門徒也進去,看見就信了。因為他們還不明白聖經的意思,就是耶穌必要從死裡復活。於是兩個門徒回自己的住處去了。
馬利亞卻站在墳墓外面哭。哭的時候,低頭往墳墓裡看,就見兩個天使,穿著白衣,在安放耶穌身體的地方坐著,一個在頭,一個在腳。天使對他說:婦人,你為什麼哭?他說:因為有人把我主挪了去,我不知道放在哪裡。說了這話,就轉過身來,看見耶穌站在那裡,卻不知道是耶穌。耶穌問他說:婦人,為什麼哭?你找誰呢?馬利亞以為是看園的,就對他說:先生,若是你把他移了去,請告訴我,你把他放在哪裡,我便去取他。耶穌說:馬利亞。馬利亞就轉過來,用希伯來話對他說:拉波尼!(拉波尼就是夫子的意思。)耶穌說:不要摸我,因我還沒有升上去見我的父。你往我弟兄那裡去,告訴他們說,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抹大拉的馬利亞就去告訴門徒說:我已經看見了主。他又將主對他說的這話告訴他們。
《約翰》和其他三卷福音書非常不同。首先,不是兩個、三個或一群婦人,而是只有一個婦人,抹大拉的馬利亞。她看到大石「已經」被滾開,就直接去告訴了西門彼得和耶穌所愛的那個門徒,但不是通知他們耶穌復活的訊息,而是耶穌身體不見的訊息。彼得和耶穌所愛的那個門徒都看到了空墳墓,但是不明白是什麼意思,就離開了。
抹大拉的馬利亞沒有離開墳墓,接著就看到了「兩個」天使,但是天使沒有告訴馬利亞耶穌復活的消息,而是主耶穌親自顯現,直接讓馬利亞體會,然後馬利亞才去告訴門徒主耶穌復活的消息。
同樣的事件,非常不同的細節、記述與時間順序。並且這些描述本身很難彼此協調:到底是一個、兩個、三個還是一群婦人去膏耶穌?擋住墓門的大石是「已經」還是「正被」滾開?有沒有一大而可畏的天使直接從天降下?是「一個」使者、「兩個」還是「兩個加耶穌」向婦人顯現?是像《路加》說的,婦女已經從使者知道了耶穌復活的消息,跟門徒說後,彼得才去看空墳墓?還是像《約翰》說的,婦女說的是耶穌身體不見的消息,彼得看空墳墓後,婦女才得知耶穌復活的?
對於「第五福音」的信徒而言,這些彼此矛盾的紀載可以自行在腦中進行消化,潛意識地找出「可能」的解答。但這是福音書作者要的嗎?很有可能,《馬太》和《路加》的作者都看過或參考過《馬可》或類似《馬可》的資料,那麼他們為什麼不遵照《馬可》,而是加上了「原本沒有」的元素:《馬太》的使者是大能天使,明目張膽從天降下、移開大石;《路加》則變成了兩位使者。《約翰》則更像是重新寫了一遍這個故事,用他自己的看法與觀點,包括調換了彼得看空墳墓的順序,還有特別向馬利亞顯現與對話的耶穌。
耶穌復活之後的故事則在福音書中出現了更大的矛盾。按照《馬可》和《馬太》,主耶穌會在加利利見門徒:
《馬可》:你們可以去告訴他的門徒和彼得,說:他在你們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裡你們要見他,正如他從前所告訴你們的。
《馬太》:耶穌對他們說:不要害怕!你們去告訴我的弟兄,叫他們往加利利去,在那裡必見我。…….十一個門徒往加利利去,到了耶穌約定的山上。
根據《馬太》,門徒從婦女聽聞了耶穌復活的事後,就離開了耶穌撒冷,回到加利利,然後見到了復活後的耶穌。
但是《路加》是這樣說的:
他們就立時起身,回耶路撒冷去,正遇見十一個使徒和他們的同人聚集在一處…….正說這話的時候,耶穌親自站在他們當中,說:願你們平安!…….我要將我父所應許的降在你們身上,你們要在城裡等候,直到你們領受從上頭來的能力。耶穌領他們到伯大尼的對面,就舉手給他們祝福。正祝福的時候,他就離開他們,被帶到天上去了。他們就拜他,大大的歡喜,回耶路撒冷去,常在殿裡稱頌神。
甚至同一作者寫的《使徒行傳》講得更明:耶穌和他們聚集的時候,囑咐他們說:不要離開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應許的。…….有一座山,名叫橄欖山,離耶路撒冷不遠,約有安息日可走的路程。當下,門徒從那裡回耶路撒冷去。
根據《路加》,門徒還在耶穌撒冷時就見到了耶穌,之後跟著耶穌到了城外,見證耶穌升天。並且一直待在耶路撒冷城,直到領受聖靈。
《馬太》的耶穌說:你們去告訴我的弟兄,叫他們往加利利去,在那裡必見我。《路加》的耶穌說:你們要在(耶路撒冷)城裡等候,直到你們領受從上頭來的能力。到底耶穌要門徒回加利利?還是要他們一直待在耶路撒冷?
《約翰》則是顯然又重新寫了一遍耶穌復活後的故事(他自己的版本),但是提到門徒回過加利利:這些事以後,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又向門徒顯現。沒有堅持門徒一定要在耶路撒冷。
這些矛盾與相左的紀載不似”十架七言”:把所有的話加在一起,塞進耶穌口中。耶穌復活的故事很難採取「加法」或「減法」來取得福音書的一致與協調。不是其中之一對,就是全錯,不可能全都對。
所以重點不是福音書記載的歷史真確性,而是福音書的作者(聖靈)到底想要說什麼?如果基督教信仰是騙人的,最合理的方法應該是「串供」,用人為方法消除這些矛盾。但是他們沒有!聖經真實地將每個故事的不同細節寫出,將所有矛盾呈現在世人眼前。耶穌復活的重點不是誰看到?有幾個使者?誰待在哪裡?而是那唯一的一個:耶穌復活了!
就像寫在四福音書之前的保羅書信:弟兄們,我如今把先前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告訴你們知道;這福音你們也領受了,又靠著站立得住,並且你們若不是徒然相信,能以持守我所傳給你們的,就必因這福音得救。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
歷史學家無法考證耶穌有沒有復活。但是大部分的學者都承認歷史上有過這個耶穌,並且祂的門徒相信耶穌從死裡復活,隨後冒著極大的危險去傳揚這件事。這個「耶穌復活」的信仰,從一個小小猶太教的支派,逐漸擴大到整個羅馬帝國。在強勢的羅馬多神信仰下,在生殺予奪的皇帝逼迫下。並且贏得了整個歐洲,甚至超越了整個帝國。兩千年後,仍向世人說話:耶穌復活了!
要不要相信「耶穌復活」是個人信仰問題,但是這個信仰的出現是一個難以複製的歷史奇蹟。使徒當年在傳揚福音時,根本沒有四福音書,他們不會跟人辯論說福音書是真的、有發生。保羅想必不可能拿著「第五福音」在傳福音。那麼使徒的福音到底是什麼福音?
使徒的福音應該是很純粹的。這個訊息裡面不見得有《馬可》、《馬太》、《路加》、《約翰》的細節,不見得有婦女、使者、待在哪裡、誰見了耶穌。但是有一個重要的訊息:耶穌復活了!這個訊息,願意讓他們用命去博、捨棄一切。
(試著思想,如果沒有福音書信,只有「耶穌復活」,能夠傳出什麼福音?)
我們今天有「第五福音」,卻不見得傳得出使徒「耶穌復活」的生命。求主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