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泉甘霖的帳戶下來了! 詳情請點擊這裡

羅馬書:神必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羅2. 6-11)

Content Format: 
Rom 2:6 神必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
Rom 2:7 凡恆心行善、尋求榮耀、尊貴和不能朽壞之福的,就以永生報應他們;
Rom 2:8 惟有結黨、不順從真理、反順從不義的,就以忿怒、惱恨報應他們。
Rom 2:9 將患難、困苦加給一切作惡的人,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
Rom 2:10 卻將榮耀、尊貴、平安加給一切行善的人,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
Rom 2:11 因為神不偏待人。

 

請不要驚訝,標題並沒有標錯。是的,「神必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這經節如同「義人必因信得生」一樣,都是羅馬書裡的句子。1517年左右馬丁路德忽然在書中看見「因信稱義」,就以此為羅馬書的主題。但在1517年以前,也就是羅馬書已經存在的1400多年間並沒有人有這樣的看法。

 

今天,在23億基督徒中只有8億人對羅馬書的看法和馬丁路德類似,說其主題是「因信稱義」。但還有10多億的人可能會拿「神必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來說明羅馬書所強調的是「以信心入門以行為成聖」。事實上TJC所傳講的更接近「天主教承認信仰的力量,但是這不是得救的充分條件。天主教教導人稱義靠著信心,但也要靠著行為(善工)表現信心,兩者俱備才是完滿的信仰」。至於馬丁路德因為太過強調「因信稱義」而幾乎將雅各書排除出聖經的正典行列!德文版的聖經雅各書是被列在最末後的!

 

當然,TJC一定會說:真理不是靠多數人來決定的,是靠聖靈啟示的! 身為TJC死忠的我當然也不會去否認這很TJC傳統的信念。不過,若平靜就事論事的話,TJC南派所固守的十大共信之道,除了低頭大水洗之外,如聖靈,安息日,洗腳禮,聖餐等都有著由各教派「借」來的痕跡,再(被聖靈啟示)做微幅的更正,其餘的信條和一般基督教的相差無幾。此外,TJC第二代以降寫書講經時很少說是「得到聖靈親自的啟示」,反倒是最近這些著作被「封聖」了,甚至比聖經更沒有討論的空間!

 

曾經有一位TJC的傳道人很好心的提醒YM;「現在TJC是XX人時代,(在道理上)少惹他,就平安無事」。最近也有同靈和愚爭得面紅耳赤,因為她堅信XX的著作裡的每一個字都是「聖靈啟示的」(看她緊抓住每一字不放,幾乎比聖經還聖)!

 

***
Dear Rawls,首先請先假設YM是愛主的,是為了將TJC傳統的信仰闡述得更清楚而努力。如此就不會以為「又要發明新道理了!」,然後繪聲繪影的將YM的白的講成是墨黑的。

 

本于信-因信基督而被称为義
以至於信-从信心产生好行为
这两个的信都是缺一不可。因为他 -罗马书 2:6 所以義人必因信得生是指要靠信耶穌而被白白地袮義走在主的道路上的起頭,卻要靠順服神的靈而產生義行而走完主的路為目標(標竿)。
这些都是我从YM罗马书的课程所学到的

 

看哪!同樣一篇道理,同樣的分享,但為何Erock所聽見所讀到的和您是如此的不同?您以更嚴重的歧出」(!!)來形容YM對羅馬書的分享,甚至要人以為YM有這樣的一個觀念:(救恩)絕非YM所說的因重生後的「義行」稱義。!!)。能否請您指出YM在羅馬書的論述中何時否定了「因信稱義」?何時說稱義單單來自於行義?為何對Erock是如此清楚明白的論述,怎到您手中全嚴重歧出(被全然相反的扭曲)了?

 

愚對羅馬書的論述應該是TJC最古老且最傳統的說法:「人不是『口認心信』就得救了(這也是羅馬書裡的句子)。人除了相信以外還要受洗,還要結出果子來,因為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 」不是嗎?而愚說:「(受洗前)人不是因行為稱義,而是因信稱義。所以無論好人壞人都可以因信來領受救恩!但因信而被稱義的義人,到底要如何來持住這因信而來的「義」呢?是要靠重生之後,來自聖靈的力量,遵行主道,才能一直保有這義到底!否則,因信稱義之後還會失去這「義」的」「說的更清楚些:信心是從始至終都必須臨在在所有的行為中。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雅2. 22),人稱義是因著行為不是單因著信(雅2. 24)」。請問這樣的論述到底哪裡歧出了?

 

另外,相信您也知道謝長老的「預定論」在台總真理研究會裡是沒有被接受的!奇的是謝長老仍然「違背真理原則」到處去闡述(YM絕對不吃醋,反倒以為是美事)。所以就暫不回覆了。

 

***

 

您的標題很醒目:

 

羅馬書的「歧出」已經做了說明。期待「魔鬼自存非永存」的歧出也是來自於同一原因。依您對羅馬書材料整理的全面(按個讚!),愚切盼能得知您對「自存非永存」的高見。以下是方便您資料的收集:
b.      bwnj對謝長老的回覆http://www.sharingbiblewords.com/ymyang/cms/?q=node/884

 

幾點引言:
1.      沒有任何主要的基督教派,包括TJC,將「魔鬼是犯罪天使變來的」列入信條。
2.      「惡」的來源是基督教兩千年來無法解決的問題。奧古斯丁試圖解釋它:
3.      基督教和TJC在「魔鬼論」上基本都借用天主教的見解。可惜的是近幾年來TJC裡的若干人將前輩的「借用」提升為「封聖」了,視同聖靈寶劍,見風就砍。
4.      「無法解決惡的來源問題」→「惡的出現被歸附在神的創造之中」→「神讓惡存在是為要顯出自己是善來」,成為基督教急速在西方沒落的原因之一。
5.      因為神是唯一自存的神,故所有「後來」的存在都只能來自於這唯一先存者的創造。所以後來存在的邪靈也只能是出於神。如此一來,全然聖潔的神豈不就是萬惡邪靈的創造者?(無論邪靈是直接被神創造或是間接從服役的靈「變質而來」,神都是要介入做創造的。否則,一個沒有被神創造而能存在的東西,叫做自存)。
6.      請留意:聖經中並沒有一節聖經節記載神說祂是唯一自存者(奇的是真理研究會在決議文裡並沒有如常的指出相關經節來!所列出的經文都與「唯一自存」無關)
7.      聖經中凡提到神的本質時都是以「自存永存」「首先末後」並列來述說。主神自己也宣告:「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阿拉法,俄梅戛:是希利尼字母首末二字),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啟 1.8)。  
8.      在天上的天使犯罪變成撒但必然先於在地上的亞當犯罪成為撒但的奴僕。所以一切的亂源起始於天上而非地上!所以「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很有問題,亞當應該反過來禱告說「父呀!願你的旨意行在天上如同行在伊甸園」更貼近事實。
9.      以您的深度,讀後,必然看出「YM否定神的獨一」「YM將撒但列為與神同等」等風聲與YM的論說有什麼相干?既然無關,為何會持續像真的一樣的鬧烘烘?
10.   

 

貼文之前,乍見薛陶陶的回應,感激不盡。真不懂同一論述怎會讀來、聽來差異這樣大?

 

願神祝福您。Rwals。
Erock, 薛陶陶 謝謝您們即時且深入淺出、非常具體的回應。
Author: 
從聖經探索撒但墮落蹤跡之始末(上) ◎撰文/羅慈意 ◎期數:422期 ◎2012.11號
http://www.joy.org.tw/holyspirit.asp?num=8304

從聖經探索撒但墮落蹤跡之始末(下) ◎撰文/羅慈意 ◎期數:423期 ◎2012.12號
http://www.joy.org.tw/holyspirit.asp?num=8337

這是我關注此事以來,真耶穌教會的刊物提出最完整的文章來論述,筆者覺得頗有可讀性,敘述的內容與角度甚至經節的引用,和過往教會討論魔鬼論時不一樣,請問YM對於這篇討論魔鬼論文章有何看法?謝謝

Author: 

妄稱原文涵意包括錯誤的稱呼, 柯傳道數月前親口說他沒有時間研究. 美總說研究過了. 請問那位可以明示, 妄稱原文涵意不包括錯誤的稱呼? 使人違反真神的誡命就是撒但的技倆! 今天大家要睜開眼看清楚, 是誰要信徒違反真神的誡命? 用決議來自我安慰是駝鳥心態!

Author: 

林錫仁回答:

使用翻譯錯的「耶和華」已有一千多年,並沒有看見神對所謂「妄稱神名」的人降罪,反而與人同在,賜福給那稱呼衪為「耶和華」的信徒。例如真耶穌教會早期用「耶和華」,神蹟奇事並不少,似乎不構成「妄稱神名」之罪。

「名」乃是眾人對某一人事物,共同溝通的代号,
只要說者聽者使用者大家都知道該名字是在指誰,則達到用該名字的目的。

其實「雅威YHWH」並不是神的本名,
乃以色列人在出埃及三13事件之後才給神的代用名,就此將錯就錯,世世惯用下去。事情來龍去脈如下:

出埃及三13-15:

摩西對神說:「我到以色列人那裡,對他們說:『
你們祖宗的神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他們若問我說:『他叫什麼名字?』我要對他們說什麼呢?」 14 神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那自有的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 15 神又對摩西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耶和華你們祖宗的神,就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耶和華是我的名,直到永遠;這也是我的紀念,直到萬代。」

「我是自有永有的」或「自有的」,乃和合本依己見而錯誤翻譯,
原文是 "I am (who) I am" 或 "I am" (請参考英文聖經如RSV),也就是希伯來文 YHWH,本意為「我是我」或 「我是」。摩西因不完全信從神的指示去百姓那裡,而反過來問神的名字,神生氣的回答說:「我就是我,問甚麼名字?」,摩西因此不敢再問下去,只好對百姓說: 「那稱為『我是我』的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這就是YHWH 名字的來源。以色列人從此只好免為其難地用YHWH 這個代用名來指稱神,而不敢再追問神的真名或本名。但後來這個非神本名的代用名,被以色列人把它律法化或絕對化,即加上15節了這一句話:「「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耶和華/雅咸YHWH你們祖宗的神,就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耶和華/雅咸YHWH是我的名,直到永遠;這也是我的紀念,直到萬代。」

也就是說神本來是沒有名字的,例如亞伯、以諾、
挪亞這些人不知所信之神,其名為何,因「耶和華」「雅威YHWH」之名要等到出埃及三13才告知人類。也就是說,這些人拜神,卻可以不知其名。其實,若這天地只有一位真神,神何需要有名?衪想這宇宙就只有我是唯一的天地主宰,有誰會不知,有誰會弄錯?既然大家知道我,我何需有名?

以色列人後來進入一個多神的迦南地,為了與其他外邦人的神區分,
YHWH 這個名字才從此延用下來。
這名字用了數千年,
以色列人為兒子取名的時候也喜歡把神的名字融入,故有約書亞、約西亞、約沙法、約爾,或耶利米、耶戶、耶羅波安等等,以「約」或「耶 」,即Ye或 Je,為合成名 (compound name) 。

故稱呼神的名不是一種忌諱,舊約经文都可直稱神為YHWH。
但到主前數百年,猶太人開始故作虔誠,又怕犯第三诫「不可妄稱雅威你神的名」(出二十7),而矯枉過正,一讀到舊經文中有YHWH 的地方,就改唸成 「主,adonai」。之後有一希伯來文聖经將 YHWH 之子音 與adonai 之母音相合,而成 YaHoWaH, 即讀作Jehovah。

Author: 
念耶和華是妄稱神的名,終於知道答案了。

 

一位在美國的姐妹來信說:

 

在美國的真理研究會說:耶和華是妄稱神的名,是犯了第三誡;

 

另外,美總有公文給美國各地方教會,不准念耶和華而改念

 

最近又來了一貼文說耶和華的翻譯是錯的。

 

    (出20:7)「不可妄稱耶和華神的名」,錯誤。

 

修正為(出20:7)「不可妄稱雅威你神的名」,正確。

 

哪一種行為是「妄稱耶和華神的名」,而犯了第三誡呢?
 

 

1.      耶和華是妄稱神的名,是犯了第三誡。

 

2.      更嚴格:「雅威YHWH念成「耶和華」就是妄稱神的名,是犯了第三誡。

 

3.      本教會所有奉主耶穌聖名所作的活動及行為,諸如禱告、開會、講道、

 

   見證……..,之後所作所為違反主耶穌的教導,或違反經訓,是犯了第三誡。

 

 
經錫仁弟兄解釋後就完全明白了,只是這種咬文嚼字的規定,我那已過世的

 

祖母、及父親,他們是一生單純事主的信徒;對他們和我而言,舊約的耶和華

 

就是新約的主耶穌。耶和華是妄稱神的名是犯了第三誡,令人感覺21世紀

 

的真耶穌教會的美總,裡面有法利賽人和文士,運用聖經學問在愚弄信徒。
 

 

亞伯、以諾、挪亞這些人不知所信之神,名為何,因「耶和華」「雅威YHWH

 

之名要等到出埃及三13才告知人類。故外邦人不知耶和華或耶穌。

 


--------------------------------------------------------------------------------------------------

 

Lin-inch 認為以下這一段寫得真好又簡潔明瞭,能增加信徒讀經的常識。

 

該文的結論太好了

 

 

 

故稱呼神的名不是一種忌諱,舊約经文都可直稱YHWH。但到主前數百年,猶太人開始故作虔誠,又怕犯第三诫「不可妄稱雅威你神的名」(出二十7),而矯枉過正,一讀到舊經文中有YHWH 的地方,就改唸成「主,adonai」。之後有一希伯來文聖经將 YHWH 之子音adonai 之母音相合,而成 YaHoWaH, Jehovah

 

 

 

------------------------------------------------------------------------------------------------------

 

 若錫仁弟兄的論述為真,"耶和華"好像比"雅威"的稱呼更避免直呼主神的名。

 

我的已過世的父親說:

 

我們是台灣人,用我們的閩南話讀聖經,和國語(普通話)發音不同,但是天上的主耶穌聽的懂。

 

耶穌      "一ㄚˇ""ㄙㄛ"

 

耶和華    "一ㄚ""ㄏㄛˊ""ㄏㄨㄚˊ"

 

雅威      "一ㄚˇ ""ㄨㄟ"國台語發音一樣

 

哈利路亞  "ㄏㄚ""ㄌ一""ㄌㄨ""ㄧㄚ˙"
 

 

以上四個名詞用 英語、希伯來文 發音恐怕更不一樣了。

 

沒關係,天上的父神聽的懂。
 

 

五十年前,台灣教會的信徒決大多數只有小學學歷,信仰比我們更堅定。

 

如果他們在這裡回答同樣的問題:

 

哪一種行為是「妄稱耶和華神的名」,而犯了第三誡呢?
 
1.      耶和華是妄稱神的名,是犯了第三誡。

 

2.      更嚴格:「雅威YHWH念成「耶和華」就是妄稱神的名,是犯了第三誡。

 

3.      本教會所有奉主耶穌聖名所作的活動及行為,諸如禱告、開會、講道、

 

   見證……..,所作所為違反主耶穌的教導,或違反經訓,是犯了第三誡。

 

 

 

他們會做哪一種選擇呢?
Author: 

       小子之前說過的那個慕道者,在外教會時,他看中英對照聖經(NIV;和合譯本),中文的耶和華,英文對應是Lord,他問過很多人都沒結果,直到小子為他解釋,才知道原因。既然NIV聖經非本會所編,可見外教會也認為人自己加上母音所創造的耶和華或雅威並不適合,應非美總之過吧!

 

耶和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希伯來文神的名字耶和華YHWH

        耶和華(YehovahYehowah),或譯雅威、耶威(YahvehYahweh),是《聖經·舊約》中真神(公教中文譯為天主上主新教中文譯為上帝)之名字的音譯,源於希伯來語的「יהוה」。

        現今,YHWH最常見的漢語譯法是耶和華。所根據的是《和合本》的譯法,如:以賽亞書428:「我是耶和華、這是我的名。」但近代的聖經研究者較普遍認為「YaHoWaH」是源於早期舊約譯者(把希伯來語譯成英語的譯者)對這個詞的誤讀,認為猶太人的真正念法是「Yahoweh」。天主教思高譯本YHWH譯作雅威,有些學者沿用類似的譯法。景教譯為阿羅訶。

        自開始翻譯《聖經》以來,翻譯JHWH與否和譯音等問題都曾在聖經翻譯界中引起爭議。現普遍聖經譯本只在希伯來語的部分(即《聖經·舊約》)採用神的名字,在希臘語部分(即《聖經·新約》)卻用主字或其他頭銜代替JHWH。某些聖經譯本則完全在譯文以神、天主、上主或永恆主等頭銜代替JHWH。例如,當引用希伯來語部分的經文時如「我是你們的上主耶和華」(和合本)時,新譯本多會採用類似「我是你們的上主─萬軍的統帥」(如《現代中文譯本》)的句子翻譯JHWH。但不譯出神的聖名「耶和華」的譯本,容易給人帶來一種迷惑:怎麼知道這位神就是上帝自己呢?出埃及記3:15當中,神向祂的百姓啟示祂自己的聖名:「耶和華是我的名、直到永遠、這也是我的紀念、直到萬代。」也有少數譯本在希臘語部分(即《聖經·新約》)引用希伯來語的部分(即《聖經·舊約》)時,將原經文作一致性翻譯。例如,新世界譯本便採用此方式翻譯,故在聖經新約亦可見到神的名字耶和華超過200次。

       神的名字在《聖經》的希伯來語原文裏出現過6828次,但猶太人因《十誡》中有「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的誡命,因此文獻中不標母音(或標上"adonai"的母音作為提醒),而只寫4子音字母,一般稱為「4字神名」——英語的YHWH、法語和德語的JHWH、拉丁語的IHVH

        猶太人因傳統緣故,神的名只留下4字神名——YHWH4個只有子音字母而沒有了對應母音字母。中世紀時猶太學者為希伯來語的4字神名標上母音時,使用「adonai」的母音符號,(希伯來語單詞的輔音寫在中央而母音(母音)寫在輔音的上面或下面,以不同組合的點和短線表示,所以可以在「YHWH」下寫「adonai」的母音符號)。當時聖經抄本這樣寫之目的,乃提醒猶太裔讀者要念成「adonai」(意為「我的主」)。而早期聖經譯者翻譯時,便直接地把輔音和母音拼在一起,而成了「YaHoWaH」(翻譯就是「耶和華」)。

        近代聖經學者為尋找神的名字的正確發音,通過對照古代希臘文的舊約譯本(希臘文有標示母音),以及當代一些非猶太人對該詞讀音的描述,提出了各種可能比較接近正確的念法。現在較為廣泛接受的念法是"YaHWeH",中文譯成「雅威」」。無論如何,現今在常用的中文聖經譯本,神的名字有譯作耶和華、耶威或雅威。天主教最常用的聖經譯本多接納和採用雅威為神的名字;基督新教則採用耶和華為神的名字。

 

為何起名為耶穌?                                    王道一 

        猶太人和華人一樣,非常重視命名。華人關心名字是否會帶來一生的好運道,有的父母將他們對孩子的期待用名字表明出來,名字也有可能關係到一個人一生所要從事的志業。舉例來說,耶穌把祂的大弟子西門稱為彼得,從希臘文來說就是磐石的意思,正合耶穌後來所說「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16:18)。 可是,不曉得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耶穌基督要叫「耶穌」呢?在慶祝耶穌基督降生的季節裡,讓我們來研究一下為什麼道成肉身的聖子要取名叫「耶穌」。

        「耶穌」這個名字在英文社會裡很少見。但有不少拉丁裔的人,他們的名字譯成英文是Jesus (唸成He-sus),對他們而言,這是個普通的名字,就如英文的JoshuaJosephJohn一樣。其實,在聖經時代,猶太人也很喜歡給兒子取名為耶穌。可能你會覺得奇怪,為什麼天使會吩咐馬利亞的丈夫約瑟,替他們將要生的兒子起名為耶穌,而且強調說:「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 ( 1:21) 「耶穌」這個名字與拯救百姓有何關聯呢?要明白耶穌與拯救的關聯,得從當時使用的語言說起。

       耶穌當代的猶太人,雖然是在羅馬政府統治底下,但當時的羅馬受到希臘文化的影響,讀書人所用的語言是希臘文,而尋常百姓在家可能使用自己的母語希伯來話。 (1)對耶穌時代的猶太人來說,耶穌和約書亞這兩個名字有很密切的關係,因為是同樣的名字,只不過一個是希臘文的音譯,另一個是希伯來文的音譯。換句話 說,一個猶太人如果他的希臘文的名字叫耶穌,希伯來文的名字就叫約書亞。(2)約書亞原是摩西的助手,曾經擔任指揮官打勝許多戰役。摩西死後,約書亞繼 續摩西未竟的事業,率領以色列百姓進入迦南地,以色列國才能在日後成立。

        從希臘文,我們不易理解「耶穌」這名字的意思,因為希臘文的耶穌只是一個專有名詞。但是從希伯來文的「約書亞」來看,情況就不同了。約書亞的意義是「雅威(或上主)拯救」,這正是天使在太1:21 所說的──天使似乎是直接告訴約瑟:「你要給他起名叫『雅威(或上主)拯救』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天使給耶穌起名為「雅威(或上主)拯救」是不是很奇妙呢?這不就是耶穌來到世上的任務嗎?

        約書亞在當代完成上帝藉摩西託付給他的重任,對以色列功不可滅;而耶穌的救恩更是臨到全世界,每一個人不分種族國家,不論皮膚或衣服的顏色如何,只要願意謙卑領受,都可以得著。

 

(1)提到母語,猶太人本來是講希伯來話的,但是亡國以後經過巴比倫波斯的統治,開始說亞蘭話。亞蘭文和希伯來文非常接近,因此,在新約,雖然當時猶太人通用的是亞蘭話,他們也說這是希伯來話。

(2)類似的例子還有彼得(希臘文)又名磯法(亞蘭文)、保羅(希臘文)又名掃羅(希伯來文亞蘭文)

【作者現為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後研究員,特地將兒子取名Joshua,為要彰顯上帝的拯救。】

 

Author: 
關於《希伯來書》第四章第八節那段經文,許多譯本的譯文顯然都犯了同樣的錯誤。如下:

「若是約書亞已叫他們享了安息,後來神就不再提別的日子了。」(國語和合譯本)。
「如果約書亞已經使他們享受了安息,上帝後來就不會再提到別的日子了。」(新譯本)。
「倘若約書亞已經使眾民享了安息,上帝後來就不再直講到別的日子了。」(呂振中譯本)。
「如果約書亞已經帶領人民進入上帝所應許的安息,上帝在後來就不會再提那另外的一天。」(現代中文譯本)。
「假使若蘇厄(約書亞)實在使祖先安息了,此後天主便不會再論及別的一個日子。」(思高譯本)。

除了上列五種中譯本之外,其他幾種日譯本的譯文,也都犯了相同的錯誤。但《欽定版》和《希英對照直譯本》,卻將「約書亞」譯為「耶穌」(Jesus),又將「神」譯為「他」(he),才算完全正確。怎麼說呢?

第一、就歷史上的事實而言,帶領以色列人在曠野旅行40年的領袖是摩西(來三16),並不是約書亞。更正確的說是神,也可以說是耶穌基督;因為耶穌基督是道成肉身的主,而道就是神(約一141)。

第二、許多譯本之所以會將耶穌誤譯為約書亞,乃因舊約聖經的希臘文譯本──《七十士譯本》中的約書亞,與出現在新約聖經上的耶穌,係同一個希臘字;況且以色列人在曠野旅行的時期,大約是公元前1250-1200年,那時候耶穌尚未降生。

至於《希伯來書》的作者之所以不說神,而故意說耶穌,乃為要讓基督徒了解,耶穌就是神。在第十一章26節那段經文,之所以要說「他(摩西)看為基督受的凌辱」,而不說「他看為神受的凌辱」,也是基於相同的用意──強調耶穌是神這個觀念。

第三、「來四8」那段經文,正確的翻譯應該是:「若是耶穌已經叫他們享了安息,他後來就不會再提別的日子了。」這就是說,耶穌帶領以色列人在曠野旅行那段期間,並沒有叫他們享了安息,原因是他們不信從神的話(來三18-19,四6)。

而「別的日子」,並不是一週的哪一天,而是「今日」(來三715,四7),可以解讀為「現在」。因為大衛乃以舊約選民的背逆為鑑戒,來提醒當時的以色列人說,「你們今日若聽他的話,就不可硬著心……。」(來三7-815,四7;詩九十五7-8)。

第四、「你們今日若聽他的話……。」(來四7)。這段經文,乃來自大衛所寫的詩篇(詩九十五7-8)。但在「來三7」卻說明,這些話是「聖靈」所說的;因為大衛是先知(徒二30),他所寫的詩篇是聖靈感動他寫的(太二十二43)。

第五、至此已經非常清楚,「來四8」的「約書亞」是「耶穌」的誤譯,而「神」則是「他」的誤譯。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耶穌沒有叫他們享受安息,所以他後來才會提到別的日子。而「別的日子」就是「今日」,「他」就是「詩九十五7-8」的作者大衛;更正確的說,就是聖靈,而聖靈乃是主耶穌的靈。

否則,約書亞怎能叫以色列人享受安息呢?如果以色列人聽從神的話,難道約書亞就能叫他們享受安息嗎?值得留意的是,許多將「耶穌」誤譯為「約書亞」的譯本,都曉得將希臘文的「他」譯為「神」;因為他們都知道,「詩九十五7-8」那段經文,並不是約書亞寫的,而是神感動大衛所寫的呀。

第六、「……隨著他們的靈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林前十4)。在這段經文中所說的「隨著他們」,表示那靈磐石會移動,《現代中文譯本》譯為「跟他們同行」。這就是說,以色列人在曠野40年的旅途上,始終與他們同行的是靈磐石,也就是耶穌基督。

當然,那屬於物質的磐石並不會移動,它永遠停留在那裡。保羅把它說成會移動的靈磐石,又說它是基督,乃是一種預表性的敘述法。他的用意,無非要強調耶穌即是神,那位太初就存在的神(約一141;約壹一1-2)。由此可以肯定,保羅的「神觀」與《希伯來書》的作者是一致的。這也是我向來所堅持,「獨一神靈一神論」的重要根據之一。

 
 
Author: 

這樣子解經,真是令人無奈。

Author: 

KJV  Hebrews 4:8

8For if Jesus had given them rest, then would he not afterward have spoken of another day.

謝長老是發現有兩種版本.他去查看哪一個才對.這樣而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