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愛稱義
「觀果知樹」是福音書提出的一個檢驗周遭人事物是良是莠的方式。雖然根據果實很容易能認清種子品質的好壞,然而「觀」從撒下種子到結出果實,需要很長的時間。人們在這時間裡,急促的用自己的想像或「欲加之壞(好),何患無詞」的隨意,褒貶一棵樹的好壞。
十六世紀初,一大批基督徒無法再忍受天主教主政者為了私慾,以神之名頒佈繁瑣的儀文以及背道而馳的教理,因而當簡單又直接了當的「因信稱義」如同一把利劍出鞘時,立刻激起這批異議份子(Protestants)掀起改教風潮。「新教」遍地開花。
面對聖俗、是非不分的混亂,為了能撥雲見日,異議份子用極簡的經文做為衝力,以達立竿見影的功效,無可厚非。福音也在這極簡的「因信稱義」下,迅速的傳到世界每一角落。
問題是宗教改革已經過了五百年,當時針對信仰沈重混濁而提出大破大立的「因信稱義」之利器,在民心、社會和宗教背景完全與十六世紀不同的今天,是否還適用?或者這利器反倒把主寶血深刻的生命救贖,表面、膚淺、演戲化了?
是應該暫停一昧「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的吶喊(羅10:10),定下心來靜觀「因信稱義」的果實,思索這樹的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