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泉甘霖的帳戶下來了! 詳情請點擊這裡

親愛的Caleb,耶穌愛你,我也愛你!

Content Format: 
Authors: 

抱歉,最近在準備期末考一直沒空上來關心您....許久沒聽見您的消息,令我們都有些擔心。不曉得您最近好嗎? 雖然不久前讓您生氣了,不過我還是很希望親自和您談談,畢竟願意關心教會的長輩實在少之又少,您真的是令我萬分敬佩。或許我們的意見相左,或許我們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或許我們當不成朋友,但那又如何呢?只要我們有著相同的語言,相同的議題,依舊可以互相交流呀,可不?不要因為異己而卻步了,有您的陪伴,才能讓我們更懂得包容,並且互相了解學習。也許小弟我還不及您年紀的三分之一,但在我心中,您已經是我所敬重的長輩了。至少比起那些高官大臣,您願意靜下來打開電腦,連上網路與我們一同交流。至於那十個問題,就等您時間允許再幫我回覆囉!(目前還沒有人可以回答...呵呵)中華民國憲法第十一條: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雖然我不同意您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您說話的權利。耶穌愛您,我也愛您Caleb!(對了,上次忘記問您的手機號碼和地址,如果方便的話再e-mail給我一下囉,感激不盡!)

Author: 

之所以寫前文回應,主要是針對您以十架上的強盗為例,卻引出結論:「.......因而看出耶穌看相不相信 祂而不是看受洗的儀式,受洗只是表明心志.」。我認為洗禮有真正赦罪的功效,不僅僅是儀式或表明心志。至於如何洗(受洗方式),您也待過TJC, 我們就別再討論了。 第一次聽到福音,卻去不了洗禮場的人,真的很令人同情。早期還可以勉勵病人或家屬拿出信心,神必然成全他們願受洗的願望,所以抬著擔架去河邊的例子不少,今天的社會,動不動就會被告,教會如果太積極,把病危的病患帶出醫院,真的會吃上官司。但是,我們能因此改變洗禮方式嗎?如同第一世紀十二使徒遺訓所更改的:.....如果沒有流動的水,也可以用別的水施洗,若不能用冷水,熱水也可以,若是涼水溫水都沒有,可以三次用水注在頭上,奉父子聖靈的名....。更改過的洗禮方式(不流動的水),也就是與使徒時代不同的洗禮,你有把握那是正確或主會認可的嗎? 如果我是牧者,我不敢扛這個責任,因為身為僕人,只能照著主人的吩咐去執行:可16:16 主耶穌說「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如果洗禮可有可無,主為何不說「信的必然得救」。後來的使徒也一再強調洗禮,甚至已表明心志信主且得聖靈說方言的哥尼流都還要受洗。 神是主人,祂可以破例憐憫祂想要憐憫的人。但是, to be honest , there is hardly anyone who has not heard of Jesus Christ in modern society, and Paul is NOT very sympathetic about people who did not think it worthwhile to retain the knowledge of God( 故意不認識神 ).羅1:19-25, 28. 所以那沒被你傳過福音的人,按照Paul的看法,卻是無可推諉,因為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或許他們確實錯過了神曾給過的機會。

Author: 

我發了email到你信箱,不想佔版面,把別人的好意見擠下去,請查收email.

Author: 
外教會把「因信稱義」無限上綱,變成「信心」是一切,行為不重要,因而否定洗禮的功效。但我們若過度強調行為,例如小子真的聽過某傳道在講台上說:「我們今天就是要靠著行為稱義」,也是不對。其實應該我們信的都一樣,只是有時特別強調,在表達時被會錯意而已,解釋一下就好了。
        但是小子曾在網路看到有人說:「你說真耶穌教會是異端,在我看來它根本不算是基督教,因為它不講因信稱義,教導信徒必須有好行為才能得救」,這就真的是誤會我們了!
Author: 

請問是skype那封嗎?

Author: 

不是Skype,是你現在用的email address,或請告訴我你的email address,我重發

Author: 

hung.tc@msa.hinet.net

小子不常查閱信箱.這兩天會多注意

Author: 

new

RE:Re小子

hung.tc@msa.hinet.net

小子不常查閱信箱.這兩天會多注意

 

new
 

Re:小子

不是Skype,是你現在用的email address,或請告訴我你的email address,我重發

 

RE:Re:小子

請問是skype那封嗎?

 

因信稱義

外教會把「因信稱義」無限上綱,變成「信心」是一切,行為不重要,因而否定洗禮的功效。但我們若過度強調行為,例如小子真的聽過某傳道在講台上說:「我們今天就是要靠著行為稱義」,也是不對。其實應該我們信的都一樣,只是有時特別強調,在表達時被會錯意而已,解釋一下就好了。
但是小子曾在網路看到有人說:「你說真耶穌教會是異端,在我看來它根本不算是基督教,因為它不講因信稱義,教導信徒必須有好行為才能得救」,這就真的是誤會我們了!

 

Re:小子

我發了email到你信箱,不想佔版面,把別人的好意見擠下去,請查收email.

Author: 
 
不認同外教會牧師把「因信稱義」無限上綱
也不認同真教會把「方言禱告」無限上綱
其實這兩者的概念都只是聖經上對於得救部分角度的闡釋而已
 
所以也沒有必要互相指彼此的不是
本來就不全然「是」, 也不全然「不是」
 
聖經上強調「信」,更不會忽略信心之後帶來的行為與結出的果實
神是非常敏感的,我們對祂信是否百分之百,還得經過火煉金精來測試出來
 
有人口口聲聲說他信了,他完全行不來,就不是真的信,這個信是經不起考驗的
有人靠著善行行出很多德行來, 但他不信耶穌也是枉然
但畢竟這兩者都是非常極端的描述
大部分的人是在這兩端之間,但大家要討論事情時, 卻只喜歡討論這兩個極端
中間值反而沒人關注了
 
所以今天大家爭論到底是「因信稱義」還是「因行為稱義」這兩者大概是對神學家、牧師、傳道、或是其他通曉聖經知識的人有意義,所以非爭個你是我非
但對一個平信徒,單純的小老百姓而言,這些名詞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相信了,我去做了?我的生命是否被改變?我的生活是否因主得喜樂?我的生活是否因靠著主耶穌基督而改善?我的禱告呼求是否被回應?如果都感受到了,我和神的關係會因此不斷更深更連結,在神面前到底是「因信稱義」還是「因行為稱義」在心裡面一點也不會互相衝突,也從來不爭戰
 
有時候覺得很無力的是, 許多牧師、傳道或是通曉聖經知識的人會彼此用自己熟悉的聖經章節來說彼此的不是,但其實都只是在闡述聖經上對於一件事情不同角度的看見,一個是從左邊解釋到右邊,另一個是從右邊解釋到左邊
但卻會有人說:「你有問題,你怎麼可以這樣解釋,這樣大錯特錯」
 
我覺得問題的本身不是問題,處理問題的人本身的態度才是大問題,如果一昧的自認為自己是絕對對的,那真的就沒甚麼好討論的,因為聖經對他來說只是權威的來源,卻不是實踐愛的參考書
 
今天我看真教會的道理本身也不是甚麼大問題,講的還挺完善的,最大的問題是態度問題,所有對聖經的闡釋只證明一件事:「我是唯一對的,別人都是錯的,最後只會剩下我的教會存在,其他必被滅絕」這個很重要的結打不開,才是今天絆住教會成長很重要的絆腳石。
 
在我看來總會眾長老和YM之間的辯道爭議只是這樣,只是今天YM比較倒楣眉居在高位,就被實質的處理掉了,可惜可惜。
Author: 

不知出了甚麼問題.小子尚未收到來信

另一信箱uficher@ms5.hinet.net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