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之路-2
主要索引標籤
陪伴之路-2
你為自己的憂鬱,做了什麼?
FB的訊息跳出一行字「我決定要去看醫生了!」
我不意外,社會新鮮人,上班一個月,每天喊著壓力很大,晚上睡不好,就掛了身心科。我提醒他關於用藥後可能的狀況,和我在吃了兩年身心科藥物後的心得,但我知道,他聽不進去,因為他需要的,不是能睡覺,而是拿到免死金牌。
另一位女性友人,結婚多年不孕,口裡經常抱怨著,人
生遺憾沒有小孩,但老公疼她,婆媳也沒有溝通問題.她一生被呵護安逸。經過多年努力如願得子。但她的人生還沒有圓滿。「帶小孩好累哦!」「孩子好難教哦!」我和她不常聯絡,這兩年她又來電話了。這回沒有抱怨小孩很吵,倒是鄰居因為她的潔癖,每天使用吸塵器的噪音,惹得樓下住戶三兩頭上來按門鈴,鄰居要求她六、日不要使用吸塵器,她說「我就是做不到啊!我好痛苦!我好憂鬱!我只想每天逃回鋃家躺在床上什麼都不要做!」這樣的劇情持續了一年,她決定去看身心科,領回了一大包憂鬱症的用藥,然後電話那頭的她告訴我,她更憂鬱了,因為她有憂鬱症!
大學的好友,長年照顧失能的父親,爸爸離世後三個月,我們坐在咖啡店裡,她情緒很低落,對我說她覺自己得了憂鬱症。我很肯定地告訴她,「妳沒有憂鬱症,任何一個人失去至親,都會有一段悲傷期,妳爸才走三個月,妳會難過、哭泣、感傷,那是悲傷情緒的正常反應。前半年是最辛苦,之後心情就會慢慢平復了。」她沒有去看身心科,她也走完了喪父的悲傷期,生活一切如常。
人活著其實總結就是重複經歷兩件事:「遇見問題和.解決問題。」我們受教育,學才藝,精進自己各方的專業,為的是什麼呢?好比從小我們要學數學,背公式,學會解開一道道數學題。教養孩子最重要的目的,最終目的,不是是擁有高學歷?而是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
每個人生階段都有課題,當我們沒有被培養或自己長出一套解決問題的能力,人生就會不斷卡關。父母花大筆錢讓孩子補習,成了學霸,但除了面對書本,其他的生活能力是零分。遇到生活的壓力,課本沒有教他如何解人生課題,就一躍從高樓落下結束生命。
訓練孩子如何面對問題,才是幫助孩子活出健全身心的最首要。良好的人際互動,健康的情緒表達,適當的運動,規律的作息.均衡的飲食,正確的信仰…..這些都是創造快樂人生的要素。如果以上條件你都沒有努力去培養,只是過著順性隨興的人生,遇到問題還沒有找答案就先丟一句「我做不到!我沒辦法!」只想把所有生命課題和壓力用「憂鬱症」當免死金牌躲過,那絕對是無用的。你不會不憂鬱,只會更憂鬱。因為生命的核心問題,光靠吃藥是沒有辦法醫治的。我服用了兩年抗憂鬱的藥,活得像個行屍走肉,除了能多睡一點,那些心中的千千結,最後還是靠信仰才能解。
我告訴那位女性友人,丟掉妳的吸塵器吧!為它毁了人生值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