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之路 – 5
主要索引標籤
陪伴之路 – 5
「為什麼有事都不說?」
「為什麼都不找大人商量?」
如果一個孩子選擇沉默
選擇逃避、選擇忍受
人格養成中
必然有一部份是沒有足夠的安全感
「說了也沒有用!」
「說了只會被罵!」
如果孩子的提問和問題反應
能有效地被承接、且被理解
那足夠的安全感和信任
便能使他在面對問題時不會選擇緘默
有時候
關心和溝通是很困難的事
價值觀、成長背景
對人的理解、對愛的體認
都影響我們表達自我想法和認知
有人可以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方法
有人卻必須自己親身經歷才能領悟
同樣表達關心的語言
但在聽者耳裡
有人說出口的是責難
有說出口的的是安慰
親子關係中
關心的表達是極需要智慧的
有時孩子不願意和父母說實話或討論
源自於孩子們的感受和想法
經常在沒有表述完整時就被否定了
父母慣以結果論來決定要或不要
卻忽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從做中學會的累積
無論是成功或失敗
都是鍛練孩子負責、承擔
或明白如何是對自己更好的選擇
當父母老去
體態記憶力退化、經常忘事或力不從心
某些子女的情緒反應
和當年父母對待子女是相同的模式
缺乏同理和溝通的關係
除了血緣和責任的牽絆外
情感上的依附和信任卻是淡薄而疏離
於是許多孩子渴望長大後逃離原生家庭
於是許多年長者選擇獨居終老
當我們扮演傾聽者的角色時
聽完對方想表達的話再決定如何回應
是最基本的尊重
不一味地抱怨或謾罵
才能在紊亂的思緒中理出一個方向
找出解決的線索
真正的長大是學會解決問題
不再只是抱怨問題
長大很難
也和年紀無關
願神賜我們一顆溫柔的心
用智慧的言語和同理心
關心陪伴我們所愛的人
不讓我們的關心因著無心或錯誤的表達而成為關係中的傷害
當彼此關係僵持無法向彼此靠近時
願意同心跪下禱告
將我們的憂心、掛念、無力和眼淚
交託在主面前
讓真理成為彼此的橋樑
不靠人的智慧處世
虛心以愛為本
成為更有基督樣式的完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