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泉甘霖的帳戶下來了! 詳情請點擊這裡

Writings

長大

Authors: 

我記得多年前曾聽楊傳道說:「傳福音是真耶穌教會最弱的部分」,那段時間我與其餘教會接觸的不多,對真耶穌教會很多問題也不甚了解,故常勉勵自己要努力傳福音,尤其自己身處異國,更有責任要將真耶穌教會美好的福音傳給不同種族的人群。

因為你當走的路甚遠

Authors: 

一夜大雨,洗掉了國中三年來的陰霾和飢荒,也洗掉了眾民對於真神的信仰和熱情。前一日還在大喊「YHWH是神!YHWH是神!」的百姓,在這王后起誓必殺神僕的氛圍下(王上19:2),竟無一人保護神人,更不用提挺身反對了。

見這光景,神人害怕,起身逃命(王上19:3 he was afraid)!

怕!怎會不怕?迦密山上,神人禱告:使這民知道你YHWH是神,又知道是你叫這民的心回轉(王上18:37)。三年的工作,為得只是百姓;然而一夕之間,奔流的吶喊在政治權力下全然肅靜。在這光景之中,了解到原本看似“成功“的工作,竟是一敗塗地。神人懼怕的不是失去自己的性命,而是害怕百姓失去真實的信仰。

在曠野走了一日的路程,神人或許自問:怎會要改變百姓的信仰觀念竟是如此困難?嘆罷了,道盡了微弱如我怎能再為神做些什麼?絕路中,透露出了心中那曾經最堅強的心志:勝過列祖(王上19:4)!

魔由心生 心生萬象

Authors: 

 

心生則種種魔生,心滅則種種魔滅,其實就是這命題很好的一種解釋。譬如說:當我們做

錯一件事情,卻不願意去承認這個實情,只想編個謊言去掩飾,而且以後為了去圓這個謊

言,而撒了第二個第三個謊,使自己的路越走越偏,這就是所謂的心生則種種魔生,因為

你有了想說謊掩飾的念頭,你才會一步步為了圓這個謊言而做出許多違背本心的事。可如

果我們勇於面對,敢於承擔責任悔改,則這些事就不會發生,而且生活的會很輕鬆自在,

這就使心滅則種種魔滅。

我們有什麼可自誇?

Authors: 

同靈傳給我王愛敏牧師見證自己生命的短片,他同時告訴我他看了此影片後痛哭流涕,他自問自己到底為耶穌作過什麼?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GAonLg81No

 

「王愛敏牧師生在一個非常貧苦的台灣家庭,爲了糊口及養大弟弟妹妹,她一度賣身、做黑市交易,心裏所想的只是賺錢。

 

她在生孩子的時候難産,醫生告訴她大人和孩子只能保住一個。她求醫生救救兩個人的時候,醫生說,這只有一個人能辦到,那就是耶稣。

 

于是她說,我要信。醫生和護士手拉著手爲她禱告,45分鍾後,她的兒子呱呱墜地。醫生給他起名「加百利」,說,讓這個孩子成爲神在洛杉矶的號角。

 

盧安達教會 - 聖工簡介

2006年02月藉由電子郵件的聯繫,主僕張峻嘉和楊昱民以及剛果同工一起進入盧安達Kivu區開拓。一在西方差傳會建立的教會裡當牧師的當地Samson夫婦殷勤的接待我們到家裡談道。夫婦倆人都得應許的聖靈且見榮光。於是Samson夫婦毅然決然的專一接受我們所傳的福音。
 
五個月後,Samson夫婦和由他2006.02只聽半天道理就開始宣道而帶領來的12同村人,步行三小時到谷中溪流來受洗。
 
 
首都Kigali因為未能遇見忠心工人,聖工進展舉步維艱。
 

試論「聖靈」和「應許的聖靈」

1. 主耶穌受洗從約但河上來,有聖靈降在他身上(路3.22)。

2. 主耶穌復活升天之後,「才」從父那裡領受所應許的聖靈(徒2. 33 主耶穌是第一個領受應許聖靈的!)。

 

聖靈明明只有一個,誰能說有二呢?但這兩處的聖靈明明就是不同,但有誰敢說不同呢?(「聖靈」「應許的聖靈」。“Holy Spirit”, “Holy Spirit of promise” or "promised Spirit")

 

看來「聖靈觀」和「神觀」是一樣的:

父是神,子是神。然而「父知,子不知」(太24.36),「父有父的旨意,子有與父不同的旨意」(可14.36)。在這樣不同之下,誰又能說子和父完全相同?是同一神,是同一靈,卻有不同的顯現、功用和能力。怎麼說都是同,但怎麼看卻又很不同。

 

如果我們對聖靈的認識也如同對神的認識一樣,則事情就很清楚了:

A.     既然

知道的/不知道的 (3): 沒有交集的對話

Authors: 

拉撒路患病,他的姊姊馬大和馬利亞差人去見耶穌,說:「主啊,你所愛的人病了。」耶穌素來就愛馬大和她的妹子並拉撒路。但耶穌聽見拉撒路病重的消息後,並沒有立刻趕去伯大尼,反而在所住的地方仍住了兩天。等耶穌到伯大尼時,拉撒路已經病亡,在墳墓四天了。馬大家中瀰漫沉重的哀傷,好些猶太人從耶路撒冷來看馬大和馬利亞,要為她們的兄弟安慰她們。

 

   耶穌聽見拉撒路病重的消息時,就說:「這病不至於死,乃是為 神的榮耀叫 神的兒子因此得榮耀。」當他最後啟程要往伯大尼時,他又明明地告訴門徒說:「拉撒路死了,我沒有在那裏就歡喜,這是為你們的緣故,好叫你們相信…。」耶穌知道發生在拉撒路身上的事,是為了彰顯 神的榮耀;耶穌也知道他會使拉撒路復活,是為了確立門徒的信心。雖然肉體外觀上拉撒路又病又死了,但對耶穌而言,「這病不至於死」;因為生與死在 神是沒有差異的,它們都在祂的權柄主宰之下。但門徒卻不知道:有的想阻止耶穌去伯大尼,因怕猶太人拿石頭打耶穌;多馬卻以為耶穌要去赴死,而想與耶穌同死。(約11:1-16)

 

兩家爭戰日久

Authors: 

掃羅家和大衛家爭戰許久。大衛家日見強盛;掃羅家日見衰弱。(撒下3:1)」

 

掃羅戰敗自殺死於戰場之上,這以色列的第一位受膏君王,悲壯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然而,其王朝並未告終。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當了國王,其勢力比起大衛實在多得太多:以色列十二支派有十一支派都是支持掃羅王室!

而這受盡掃羅逼殺的大衛,除了自己一家的人支持之外,不過就是一些社會邊緣人與弱勢團體(撒上22:1-2),甚至包括一些地方敗類(撒上30:22);總數不過四百人(撒上22:2)。掃羅死後,以色列全國也沒有支持大衛當王,只有猶太一支派膏立了大衛做王(撒下2:4)。若是以民主選舉全國十二聯邦來看,大衛敗得太徹底!十二聯邦中只有一邦選了大衛!

知道的/不知道的(2) : 捨己 (Denying Oneself 否定自己)

Authors: 

   「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我在你們那裏,又軟弱,又懼怕又甚戰競。我說的話、講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語,乃是用聖靈和大能的明證,叫你們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 神的大能」(林前2:2-5)

 

    保羅自幼即接受嚴謹的法利賽人教門的訓練,熟悉猶太教的經典與律法,受教於大師迦瑪列門下;在雅典,他與伊壁鳩魯和斯多亞兩門當代哲學的學士辯論;他所寫的新約書信,也顯示出他對當代希臘文學的深厚造詣。猶太巡撫非斯都曾對保羅說:「你的學問太大,反叫你癲狂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