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泉甘霖的帳戶下來了! 詳情請點擊這裡

Owen Chao

新的人類

Authors: 

新的人類

 

伊甸園

神創造的伊甸園是

聖靈/屬天與物質/屬地的完美結合,是第一個神所滿意的新天新地(就創造說,這是第一個從空虛混沌中誕生的天地,故而為新)。伊甸園位在高處(創2:10, 有河從伊甸流出,表示其高)

,所以以西結先知說:伊甸園是神的聖山(結28:13-14)。神是靈,其所在是聖地/至聖(cf. 出3:5),而神與亞當共居伊甸園,故而伊甸園為至聖。伊甸園,這第一個新天新地,就是全然屬靈天上與屬物質地上的中央樞紐,即神與人的交會、天與地的共融。

 

亞當(意思就是土),乃是從地所出的受造物,卻有神的靈在其中,被賦予了神的形象(創1:26-27)。神創造人類的計畫是命定人,這從土所出的受造物,成為”如神”的天地/宇宙代理人。亞當不僅受神託付代管所有屬地/物質的世界與生物(創1:26-28),並且會掌管所有屬天/屬靈世界的活物(詩8; 屬靈天使也要臣服帶著物質身體的人),乃是極其尊貴、除神以外的”如神”存在,其意義如同神子。所以亞當住在伊甸園/神的聖山,管理全地。

 

星星、記憶與思念

Authors: 

星星、記憶與思念 

人為什麼總是感到孤寂地仰望星空?到底宇宙中有什麼令我們嚮往?被丟在宇宙邊陲小小地球上的人到底追尋著什麼?

目前已知我們的宇宙存在了114億年(一般是說137億年,但新的發現不斷下修宇宙的年齡),而人的年齡了不起120年(許多人活不到一半)。可觀測宇宙的直徑約有930億光年:光從地球跑到月球只要一秒多,但從宇宙一端跑到另一端要花費930億年!而宇宙中有著10-30萬兆的星星、爍爍發光!

如果說生命的出現是一個隨機的巧合,生命的目的只是為了存在(照演化論),那麼宇宙的出現又是為了什麼?為什麼宇宙出現前會有奇異點(沒有時空存在),隨後因為巨大能量鋪張了宇宙、時空間以及光!前宇宙的奇異點會是一個隨機的巧合嗎?如果宇宙的出現是必然的,那麼宇宙所孕育的生命也應是必然。

當宇宙中的生命/人,抬著頭仰望星空時,他看到的是什麼?每一顆星星因為與地球的遠近不同,其星光來到地球的時間也不一樣,有只要跑幾年(像是距離我們4.24光年的半人馬座α星c),有的卻要跑幾百年(433光年遠的北極星)。人所見到的星空從不是星星現在的樣貌,而是宇宙的過去/歷史,像是宇宙的記憶。

創世之順、終末之反

Authors: 

創世之順、終末之反  

時空之先、黑暗混沌,真神以大能創世,從黑暗中叫出了光。此後,光暗交替,日復一日。第一日喚出了光,第二日是天,第三日是洋海、大地、植物,第四日是光體,第五日是海中魚、空中鳥,第六日是陸上百獸,與最後照著真神自已形象所造的人 --- 亞當。又讓亞當沉睡,從其肋旁造出女人 --- 夏娃,與亞當聯合,成為一體。第七日成全創造大功,進入安息。

第七日中,亞當夏娃犯罪,禁不住”汝等將如神”的誘惑,吃下了善惡知識樹上的果子,帶來了死亡。從此,全人類伏在罪和死亡權勢之下,”怕死”是人恐懼的本能,”如神”是人最深的渴望。現代人離不開網際網路,就是嚮往如神”全知”的最佳寫照。罪染及大地,受造活物(鳥、獸)也伏在虛空之下(羅8:19-22),凡神所造,無一不死。安息從未實現,真神工作直到如今(約5:17)。

創世之順,由光開始,以罪告終。其關鍵在於人,身為創世的終點 --- 內在有神形象的物質身體,受託代管天、地、海中一切受造活物,本不知死亡為何 (在神創造之中,毫無罪與死亡),卻被騙”欲如神” (其實人是神的孩子,本就如神;這就是蛇對人最大的欺騙)。所以創世的終點 --- 人,帶來了創世的滅絕 --- 罪與死亡,禍及全地。

詩篇 42 43

Authors: 

詩篇 42 43 

 

(可拉後裔的訓誨詩,交與伶長。)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我的心渴想神,就是永生神;我幾時得朝見神呢?我晝夜以眼淚當飲食;人不住地對我說:你的神在哪裡呢?我從前與眾人同往,用歡呼稱讚的聲音領他們到神的殿裡,大家守節。我追想這些事,我的心極其悲傷。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他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讚他。

我的神啊,我的心在我裡面憂悶,所以我從約但地,從黑門嶺,從米薩山記念你。你的瀑布發聲,深淵就與深淵響應;你的波浪洪濤漫過我身。白晝,耶和華必向我施慈愛;黑夜,我要歌頌禱告賜我生命的神。我要對神我的磐石說:你為何忘記我呢?我為何因仇敵的欺壓時常哀痛呢?我的敵人辱罵我,好像打碎我的骨頭,不住地對我說:你的神在哪裡呢?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我還要稱讚他。他是我臉上的幫助,是我的神。

兜不攏的福音書:耶穌復活

Authors: 

兜不攏的福音書:耶穌復活 

耶穌復活是基督教歷代以來的核心思想,也是眾多基督徒所深信的基本教義。耶穌復活的故事被很仔細地記載在四卷新約福音書中,每一卷都有著自己所看重的重點與神學。對於大部分的基督徒來說,耶穌復活的故事(其他故事亦然)是將《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的所有細節拚奏起來,合在一起形成的「第五福音」。但這不是福音書作者的原意,也不是使徒教會所相信的故事(因為當時這四卷書要麼還未寫成,要麼還未普及)。

舉主耶穌在十架上最後遺言來說,所謂的十架七言就是「第五福音」的產物。因為照最早的《馬可福音》主耶穌只說了一言:以羅伊!以羅伊!拉馬撒巴各大尼?翻出來就是: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馬可福音》的耶穌是極其傷痛、全然沉默,祂在受難時幾乎不再言語,最後甚至向著天父吶喊出了被拋棄的心聲!《路加福音》就完全不同:耶穌非常平靜地面對受難,還安慰送行的婦女。在十架上,耶穌赦免了釘祂的人,也拯救了其中一位同釘的強盜。而其最後遺言也不是痛苦的被遺棄,而是全然交託: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

愛、死亡與生命

Authors: 

愛、死亡與生命 

 

乾掉的淚痕深印在皺紋上,老者雅各一手懷抱著剛出生的便雅憫,一手牽著還小的約瑟,凝望著自己親手為拉結立下的石碑,無限傷感。諸般往事也如秋絮,不斷繚繞在心頭。

初見拉結,一婀娜美麗女子正趕著群羊迎來,正如陽光般地燦爛。無數次,聽著拉結在星光下的笑語,教我種種牧羊之事。其實,我是一個內向的人(與我外向的哥哥以掃不同),個性上與同樣內向的拉結姐姐,莉亞,更為契合。但是我愛上了拉結,願意為了她學習牧羊,日夜忍受燥熱酷寒之苦,為了娶她牧羊了七年。七年,時間的長短在愛中顯得一點意義都沒有。

但是我的舅舅騙了我,七年後竟然是將莉亞嫁給了我!為得是要我白白地再為他牧七年的羊,好娶拉結。好吧!我可以忍,只要拉結願意嫁我。之後,我幾乎很少拜訪莉亞的帳篷了。我知道這對莉亞很不公平,但是我愛的本就不是她。

但是天上的神可不這樣想。祂讓莉亞不斷生子,卻讓拉結無法懷孕。我還記得抱著第一個兒子的奇妙感覺,生命是如此貴重卻又輕柔,安穩地睡在我的胸口。我看著莉亞,握著她的雙手。第一次,我愛上了莉亞:不似男女之間的愛,卻隱約超越了那愛。原來生命也可以帶來愛情。

神愛我之所是;我愛神之所是

Authors: 

神愛我之所是;我愛神之所是   

 

神愛我之時,我仍是生在罪中、長在罪中,也將會死在罪中。

如果聖潔、公義、光明的神無法接近汙穢、不義、黑暗的我,這世上必沒有救恩,也必沒有所謂的恩典。這橫跨在神與人之間的深深罪孽,是神之子用了自己的血一滴滴填滿的,是祂用最聖潔芬芳的身體,懷抱最不潔惡臭的我。在彼得聲聲:主阿!離開我!我是個罪人!的漁船裡、在稅吏心聲:主阿!憐憫我!我本是不配!的聖殿旁、在強盜最後一口氣的吶喊:主阿!我是該死的!得國時求你紀念!的十架上,罪就像黎明前的黑,在將來的光中完全消散。

晨光吞噬了闇夜,黑暗卻怕極了光明,就像聖潔勝過了汙穢、恩典壓倒了罪惡。神愛我之時,我只是罪人;祂不是因為我聖潔而愛我、不是因為我公義而愛我、不是因為我配得而愛我,這些我本沒有。我有的,只有一身出於惡臭、汙穢、噁心的泥濘罪污,洗了千遍也依然如是,遵守神言萬次也依然如是,仍是那一聽見:你在哪裡?,就躲避神面的亞當;因為不潔的,見不了至聖的神,那句阿爸!也永遠梗在喉頭,喚不出聲。

啟示錄雜談

Authors: 

啟示錄雜談 

 

羊羔揭開了第四個印的時候,我聽見第四個活物的聲音說:“你來!” 我觀看,見有一匹灰馬;騎在馬上的,名字叫作“死”。陰間也跟隨著他。他們得了權柄可以管轄地上的四分之一,又要用刀劍、饑荒、瘟疫和地上的野獸去殺人。啟示錄 6:7-8

新約聖經的最後一卷書,也是新約聖經中唯一的一卷天啟文學作品,深刻地影響了人類文化的發展。電影,小說,動畫,漫畫,無一沒有啟示錄的影子,帶入若有似無,卻又擺脫不了的末日氛圍。

天啟文學是相當特殊的文體,不像敘述,寓言,詩歌等一般常見的文字作品,連現今普及的科幻,奇幻,仙俠文類在內容上都不見得能像天啟文學如此獨特。天啟文學的特點在於內中的主角見,聽,感受到從天上來的啟示/異象,並且異象的描述極其象徵性,乍看之下令人豪無概念,卻又引起深刻的圖像記憶與情緒,就像開頭傳播瘟疫/病毒的灰馬一樣。

啟示錄,又名約翰默示錄/日語譯本,因作者自稱約翰。但是哪個約翰? 基督徒大部份認為是跟隨過耶穌,十二使徒之一的約翰。但是啟示錄作者並無如此自介,他可以是任何一個名叫約翰的基督徒。此書約寫於第一世紀末/~95-99AD,約耶穌死後70年。

律法、耶穌和早期基督教

Authors: 

律法、耶穌和早期基督教  

 

前言:

基督徒需不需要遵守真神寫在舊約中的律法?對一般基督新教來說,答案常是:不。基督徒不需要守舊約律法。守十誡嗎?…應該守吧。所以第四誡,當守安息日為聖,不可在這日工作,基督徒也守囉?…不,我們不守這誡。所以基督徒只守九誡,其他舊約律法全都不守?嗯…我需要問問牧師。

基督徒該怎樣看待舊約律法?這個問題兩千年來不斷地被提起,也不斷地被討論。從最早期的基督教,一直到現代教會,都有基督徒認為整本舊約聖經已被成全了,無須遵守。而另一端,則有一部分基督徒認為613條舊約律法全部當被遵守。光譜的中間則是充斥著各色各樣的觀點:守九誡、守十誡、守道德律…等等。

救恩起始,那顆樹

Authors: 

救恩起始,那顆樹      

 

摩西領以色列人從紅海往前行,到了書珥的曠野,在曠野走了三天,找不著水。到了瑪拉,不能喝那裡的水;因為水苦,所以那地名叫瑪拉。百姓就向摩西發怨言,說:「我們喝什麼呢?」摩西呼求耶和華,耶和華指示他一棵樹。他把樹丟在水裡,水就變甜了。耶和華在那裡為他們定了律例、典章,在那裡試驗他們。

信靠神之後的第一站是什麼?恩典?平安?還是福氣?希伯來聖經告訴我們,是徒然白費、口乾舌燥、難嚥苦水。

話說真神終於帶領了以色列百姓離開了埃及,過了紅海,走進了曠野。屬靈的意思即是斷絕了罪惡之地、脫離了死亡的權勢、走上了救恩的道路。百姓親眼見證埃及的軍兵被紅海淹沒,無不歡天喜地、載歌載舞、讚美真神榮耀。任誰也沒有想到,這條救恩道路的起點,全然滿佈了艱辛困苦、乾渴無水。「被騙了!?」的懷疑似乎滿傳營中?

百姓在書珥的曠野轉了三天,拚了命地找水,否則從埃及帶出的儲水一用完,不就只能等死?白耗了三天,什麼都沒有。死亡的恐懼又悄悄地爬上了百姓的心頭:這條路對嗎?該相信摩西嗎?怎麼會什麼都沒有?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