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泉甘霖的帳戶下來了! 詳情請點擊這裡

Featured

1906靈恩運動

Authors: 

莊老師談靈恩運動,你我曾經在這靈恩之中有過體驗,且讓我們聽聽別人的想法。

尤其結論,我正是其觀點。

  

亞伯拉罕獻以撒

Authors: 

亞伯拉罕獻以撒

 

【經文】(創二十二1~19)

壹、前言

在《創世記》二十二章中有關亞伯拉罕獻以撒的事蹟是許多基督徒自幼就耳熟能詳的故事。但由於作者對這段故事的精簡敘述與斷層式的介紹,使故事存在著許多令人費解的疑問。加上作者刻意隱藏故事中主角亞伯拉罕和以撒的內心想法,使讀者對這故事產生無限的遐思與聯想。

從文學的角度來說,或許這樣的手法可以加深經文的深度,使這個聖經故事可以發展出更多可能性的細節。但是同時也會產生在經文詮釋上的百家爭鳴。

我們不知道當初耶和華是以何種形式向亞伯拉罕說話,也不知道耶和華向亞伯拉罕說話的時間和地點。但令人驚訝的是,當亞伯拉罕和以撒在聽到這個晴天霹靂命令的當下竟然沒有向耶和華提出任何質疑或異議。而且一切流程看來似乎都是那麼自然的依照耶和華的命令在執行。聖經作者沒有交代當時故事的主角亞伯拉罕與以撒,他們內心的衝突與掙扎。這使得這段難解的經文更加撲朔迷離。

人看外貌,神看內心

Authors: 

人看外貌,神看內心   

 

耶和華卻對撒母耳說: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揀選他。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上16:7

《撒母耳記》中以三位人物撒母耳、掃羅和大衛為主角,重複提及了神對人的揀選。其中撒母耳和掃羅的故事可以視作事前鋪陳,為的就是將大衛被揀選的事件推上高峰。

首先,撒母耳年紀幼小就被送入以利家服事。對比早已身覽政、軍、神,三權一體的士師兼任大祭司的以利#,年幼的撒母耳既無背景,又無資格接續以利的工作##。當時眾民都知道下一任領導人,必是早已任祭司職分的以利兩惡兒子。

任誰也想不到,神的呼召臨到了年幼的撒母耳,在原本一片黑暗的未來中點亮了一盞明燈:從但到別是巴所有的以色列人都知道耶和華立撒母耳為先知 (撒上3:20)。聖經沒有明說神為什麼揀選撒母耳,而是從以利家的行為去側寫(反襯法):以利兩子藐視神(不照律法取祭物;撒上2:12-17),對比遵照律法的撒母耳(穿以弗得事奉;撒上2:18);以利眼目昏花(身體與靈性都是;撒上3:2),對比警醒認真的撒母耳(撒上3:4-10)。

信仰,不是「哈利路亞」的打鐵工廠

信仰,不是「哈利路亞」的打鐵工廠

講台喜歡拿迦密山上以利亞巨大的影子,去遮掩羅藤樹下求死以利亞的至情,讓人直以為唯有迦密山上才有真信心,也使得信心在人的一生裡,永遠掛在天邊,與日常脫節。

事實上,信仰並不是要將人打造成鐵石人,對自己或別人的苦難,不沾人性,無情無淚,無懼無怕,千篇畫「上迦密山」的大餅,一律用「哈利路亞」去應對。

信仰,是要打造一顆,在神面前,真摯不加掩飾的肉心給人。雖然如同耶穌在客西馬尼園害怕得幾乎要死,如同保羅見光景不妙半夜從牆上縋下逃跑,但在驚心的軟弱裡,依然心繫神國萬民,在臉上淚痕還未乾時,就再度起來加快腳程,奔向神託付的艱鉅目標。

拿憂傷害怕淚滴如血的耶穌,去和十字架上的耶穌相比,有什麼意義?拿迦密山的以利亞,去和羅藤樹下的以利亞對話,為的是什麼?難道再三拒絕神,甚至求死的摩西,與那在尼波山上與神並肩而立的摩西,在神家中盡忠的程度會有所區別?

何不倒過想?保羅,摩西,以利亞之所以會被神選上,可不就是因為他們面對神給的艱鉅任務,都會平凡得在「軟弱」中自覺不配,擔不起,而哭泣,而求死?

夾縫人生3﹝學障個案故事﹞

夾縫人生3﹝學障個案故事﹞

 

「我們無須承擔他們的人生,但期望幫他們找出一條路走。」

 

小悠今年國一,是個多重學障孩子!閱讀、書寫、算數、知動都有,簡單說,他的腦部無法處理視覺圖像,因此要輸入文字、數字極為困難,如果生在沒有文字且以物易物的古代,小悠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人。然而在這個全靠文字數字學習以及傳遞訊息的現代,即便媽媽是學校的特教老師,面對兒子的狀況除了想盡辦法協助他學習外,剩下的只有滿滿的心疼。還好小悠生性樂觀,又是體覺學習的孩子,所以他願意重複練習而不抱怨,夢想就是成為一位蛇板教練。

神的恩典,每天都是新的

神的恩典,每天都是新的

親愛的巴黎弟兄姐妹,早安!

防疫措施造成大家活動空間變小,互動時間短縮,其中最受影響的是精力充沛,爆發力強,習於呼朋喚友,勾肩搭背一起快樂度日的青少年。

近一個月來,大巴黎區的中學生發生了幾件結黨互毆甚至致死的憾事,意圖自殺的青少年人數也令人不安的上升。

青少年在我們當中佔的比例很高。他們陽光的外表裡,隱藏著一顆還未受過歷練的心靈。偶兒,會脆弱得不堪一擊;偶兒,會渴望不着痕跡的呵護。

問題是父母無法無處不在的陪著孩子,而孩子為了不讓父母掛心,也常會壓制內心翻滾的掙扎,裝作若無其事。

因而我們對孩子最大的責任是趁著孩子,今天、現在,尤其在疫情中,還願意和我們一起敬拜的時候,拉著他們的手到神面前,用家庭式的聚會(不是制式行禮如儀的唱詩、讀經、禱告、阿門),彼此「在神面前」交流,說說話,享用美食,讓神慢慢的融入孩子無論是群居或獨處的生活里。

家庭聚會最「家」的時間是每個人輪流的「悟性禱告」。經由在神面前的傾心吐意,讓孩子聽見你暗地裡為了他們在內室與神的低語。沒有半點的教訓和奢望,只有比海還深的牽掛與祝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你將發現家裡不知從何時起,蕩漾著越來越濃郁的親情。

隱形人

Authors: 

隱形人

 

我從前擔任博幼董事長時,有一次,同仁告訴我,有一位蔣桓文先生常常捐錢給我們,但是他的名字下面永遠加註了三個字”隱形人”。那位同仁對此很好奇,我當然也不了解這是怎麼回事。因為這位善心人士留了地址,所以我和他連絡上了。我發現他是一位光電公司的總經理,和他通了電話以後,他索性邀請我去公司參訪。

 這家公司的大樓很漂亮,員工正在忙碌,因為有亞塞拜然的客戶來訪問,所以他們要準備亞塞拜然的國旗。但是實在無法寫那個國家的文字,只好用英文來表示歡迎。

 總經理歡迎了我,我告訴他,看起來他絕對不是隱形人,連亞塞拜然都知道他了。他就告訴我他的故事。

他說他從前在鄉下念書,後來隨著父母搬到城裡上國中,完全跟不上。他的父母收入很低,也不可能幫他找家教或者上補習班。父母的學業程度也不行,不可能在功課上幫他忙。他的成績相當之差,永遠是班上最後一名。他的老師們個個都只注意功課好的學生,對他毫不關心,好像他是不存在的。

夾縫人生1﹝學障個案故事﹞

夾縫人生1﹝學障個案故事﹞

 

「我們無須承擔他們的人生,但期望幫他們找出一條路走。」

 

阿亮今年38歲了!

八年前認識了阿亮,打從相識那天開始,他每天都照三餐問候老師。那時免費的line通話還不普遍,所以他都是一通通的用手機打。後來從媽媽口中得知他的手機電話費常常飆升到數千元,像個大老闆一樣電話打不完。有一年阿亮認識了一個女孩,他開心地打電話問老師他的出生年次減去女孩的出生年次是多少?老師才知道他加減運算都成問題,慢慢理解他的學習障礙有多嚴重。

然而阿亮是個勤勞的行動派,夢想是當農夫。這些年他在家鄉耕種祖田,偶有收成就30元一顆高麗菜,50元一把芭蕉的賣給親友。只是收成微薄又不定時,往往入不敷出,但是他樂在其中。除了自耕以外,阿亮是個超級暖男,他喜歡幫朋友推銷產品,番茄、百香果、泡菜…等等,忙得不亦樂乎。只是,阿亮的媽媽實在笑不出來。眼看著自己跟老伴日漸衰老,為了培養阿亮可以自己打理、自我負責,便讓他在鄉下老家獨立生活,可是數年下來無論是住屋或菜園依然一團混亂,該如何是好?

教會沒教的聖經2:保羅書信

Authors: 
 教會沒教的聖經2:保羅書信 
 
什麼是《新約聖經》中最古老的書卷?你或許會認為是福音書,因為福音書排在《新約聖經》的最前面,而且內容就是關耶穌的生平。其實不然。《新約聖經》最古老的書卷是保羅書信,比起最早的福音書《馬可》還要再早上15-20年。像是《帖撒羅尼迦前書》約寫在AD 49-50,距離耶穌受死只有20年。
 
所以使徒保羅是我們所知時間上離耶穌最近的基督教經卷的作者,並且是當代僅有的法利賽作者(1世紀中幾乎找不到任何留下來的法利賽人的文字教導,而保羅,身為法利賽人,留下了最多的文字)。他大概與耶穌年齡相仿,受過高等教育。他不在巴勒斯坦地長大,常用語是希臘文,與生長在巴勒斯坦地,母語是亞蘭語的耶穌和十二使徒不同。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