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泉甘霖的帳戶下來了! 詳情請點擊這裡

Writings

沒有《聖經》的時代

Authors: 

認識神是《聖經》的重要主題之一。但是人要如何去認識這位神?今天幾乎人手都有一本《聖經》,我們也藉著《聖經》去認識神,靠著人智理性的歸納,將《聖經》中每卷書、每章節、每字句,整理成為有關神的知識/神學,然後訂為信條,像是「神的屬性」、「三位一體」、「自有永有」,於是,神就成為了《聖經》文字中的神。

但是作者會被困在自己的作品中嗎?昔在、今在、永在的神會受限在自己的《聖經》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人需先思考《聖經》是否有限?

以文字來說,《聖經》是有限的;以神的道/話語來說,《聖經》是無限的。因為《聖經》的文字是有限的,所以人會受到傳統、智識、觀念的限制,掉入自己的邏輯圈圈中,怎麼都繞不出去。就像耶穌時代最懂《聖經》的祭司、文士、法利賽人,照理來說,他們的「專業」就是研究《聖經》,怎會不知道彌賽亞就是耶穌呢?怎還會將救世主釘在十字架上呢?但就是最懂《聖經》的他們將神的獨生子殺死了,證明了緊抓《聖經》文字的可怕:因為你違反了「我認為」的真理,所以你一定是出於魔鬼!誰知,祂卻是那道成肉身的神!

因為人自我傳統、智識、觀念的限制,所以無法從《聖經》有限的文字中讀出無限的神,反而認定「就算是神今天來到世上,也一定會照我認為的真理去做,否則祂就不是神!」信耶穌之前的保羅就是這樣典型人物的代表,所以他熱心地逼迫基督教會。

耶穌 > 宗教; 真理 > 教義

耶穌 > 宗教

真理 > 教義

 

沒有一個宗教能夠代替主基督。倘若一個宗教自視自己內部的決定就是神的決定,這個宗教必定是不真。可嘆,這樣的一個現象在這世界上滿街都是。

歷史上,天主教奉主的名將改教者除名(必入地獄!),誰知必下地獄的改教者竟也奉主的名成功的建立了一個與除他名的宗教齊等勢力且標榜「回歸聖經」的另一基督宗教。而回歸聖經的一群人中又互相以「真理」之名,奉主的名彼此視對方為異端,於是又各自再建立「《唯一真真真》回歸聖經」的基督宗教。.. 如此反覆不停的上演直到今天,也必將延續到末了。

他們天真或自大的以為真理是由他們(宗教自己自立自榮的神職人員)決定的,天國路是由他們規劃的。凡不跟從他們的就不能進天國,因為連神在末日的審判法庭上都得依據他們立定的標準審判萬民!

他們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和全人類一樣,只不過是如蛆的世人,再怎麼扭動,也不可能從將被審判者爬上立法者的座位。

您可曾聽說過將被審判的人自己立定法律交給法官開庭時去遵照奉行?我捆綁的,你不得釋放,我釋放的,你不得捆綁.. 尤其我「對我自己」的釋放,你更只能照行。(最近不是有位總統自問能不能對自己使用總統的特赦權?)

兒子,找你吃個飯好嗎?

Authors: 

兒子高中開始就住外面,大學住校,畢業後又因工作在外租屋,回想整整10年之間,他在家的時間不到兩年。當媽的我,總是要跟他約吃飯才能見到他。也因此,我常打電話給兒子:「兒子,找你吃個飯好嗎?」

我非常珍惜跟兒子吃飯的短短兩個小時。由於聚少離多,兒子偶爾回家的時候我已經關燈入睡,但兒子總會開門進來跟我打聲招呼,有時甚至站在床邊侃侃而談,一聊就是一個鐘頭。

兒子的爸長年在外,偶爾他邀兒子吃個飯,不知為何兒子總是不開心。有一次我同去仔細觀察,發現兒子的爸有著明顯的對話模式,就是:「提問→評論,提問→建議,提問→總結。」從父母的角度來看,兒子的爸言語間充滿了關懷,句句認真中肯。但每當他說完了話,全場就是一片靜默,似乎無話可接,因為他的話總是「啟、承、轉、合」,無懈可擊。

我想起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跟門徒吃飯的一幕,比起最後的晚餐,這頓海邊的早餐,更加讓我印象深刻:

天將亮的時候,耶穌站在岸上,門徒卻不知道是耶穌。……他們上了岸,就看見那裏有炭火,上面有魚,又有餅。耶穌對他們說:「把剛才打的魚拿幾條來。」西門彼得就去,把網拉到岸上。那網滿了大魚……耶穌說:「你們來吃早飯。」……耶穌就來拿餅和魚給他們。

憂憂愁愁走開的少年人

Authors: 

憂憂愁愁走開的少年人(太 19:16-22:路 18:18 – 23:可 10:17-22)

 

扼腕

有一個人來見耶穌,說:「夫子,我該做甚麼善事才能得永生?」耶穌對他說:「你為甚麼以善事問我呢?只有一位是善的?除了神以外,沒有一個良善的。你若要進入永生,就當遵守誡命。」他說:「甚麼誡命?」耶穌說:「就是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當孝敬父母;又當愛人如己。」那少年人說:「這一切我都遵守了,還缺少甚麼呢?」耶穌說:「你若願意作完全人,可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那少年人聽見這話,就憂憂愁愁地走了,因為他的產業很多。(太 19:16-22)

每當唸完這節經文,腦海裡出現了這位憂憂愁愁走開的少年人,替他嘆息,彷彿要抓住他,請他留步不要走開。耶穌所說做完全人,似乎差一步,也似乎差一萬步, 端看當下人的抉擇。

求見耶穌的少年人來求問主永生之道,彷彿好像來求見主一同見證他曾經所做的, 並期望得到主的首肯:「就是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當孝敬父母;又當愛人如己。」那少年人說:「這一切我都遵守了,還缺少甚麼呢?」語氣中帶著驕傲,對於律法所規定的,對他而言,是很容易的做到。

生命之力: 生出沒有懊悔的後悔

生命之力: 生出沒有懊悔的後悔

 

巴黎教會6月25日(星期日)下午Les Yvelines區家庭聚會,以哥林多後書第七章為中心談各自的信仰。很快的大家圍繞在第11節發表感想:「因為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以致得救;但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

人常將「悔改」定位在對「罪」的醒悟及悔過,所以強調受洗之前的悔改。曾經有一位同靈要求再受一次洗禮,我很詫異的問原因。回答說:「因為受洗時,許多過去的罪都沒有想起,所以當下沒有針對這些罪一一做悔改。聽人根據使徒行傳2章38節說,沒有悔改的洗禮是無效的!」我說:「彼得和使徒根本就不認識從各地回到耶路撒冷守節的這些要求受洗的三千人!說了『你們各人要悔改』就立刻給他們施洗,一點也沒耽延!想想這些人在受洗之前有時間去找出過去所犯的各樣罪來悔改嗎?彼得怎樣去判斷他們在洗禮之時,言行已經完全悔改過來和以前不一樣了?」

「你們要悔改!」不是要渴慕親近神的人必須對過去某一時間點之前所行的惡做一了結而已,更重要的是受洗之後,要長久的在反省中檢視自己是否真的用心靈和誠實去敬拜神?在沒有懊悔的悔改中去鞭策自己更往上行。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