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泉甘霖的帳戶下來了! 詳情請點擊這裡

片雲沛雨

信心 變動或靜止

信心,變動或靜止?
Faith, evolving or static ?
 
「堅信不移」「專一仰望」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石。
久而久之,基督徒視信心為一「緊抓不放,無可討論」的靜態。
堵絕了信心在對神的專一不移下,經由動態的成長,達到如同基督完美身量的可能。
 
事實上不移的是信心的「對象」。
至於信心的「內容」,則有無窮成長的空間。
 
怎麼說呢?就這樣說吧:
從出生到歸土,從活在媽媽身邊到再也見不到媽媽,人對媽媽的信心堅定不移。但對媽媽信心的內容卻不斷的更替,臻於完美。
*幼年階段,白紙一張。對媽媽有「媽媽什麼都對」的信心。
*少年階段,發現媽媽所知有限,關愛的方式令人難以接受。然而有著:「媽媽所說所做,全為我好」的信心
*成人之後,眼見媽媽步履闌珊,慢慢凋零。更深刻相信「人世間母愛最光輝」。

另一種可能

另一種可能
2024.10.06(日)活泉甘霖講座 

序語:
人類生而有探索的本性。
從呱呱落地到遲暮之年,不停探索,不斷嘗試,持續更換任何時候以為「更」美善的道路,直到氣息將盡,還思量著:倘若這一生選擇的是「另一種可能」,會是如何?

a. 這「一」是「無窮」
「另一種可能」並不是僅有另「一」的可能,而是由綿綿延延的「另一」,所接連而起的千變萬化,五彩繽飛。
 
雖然人在時空下的瞬間,只能無奈的從擺在眼前的無限可能中選其一。然而可喜的是,在選定之後的下一瞬間,都會再有另一波無限可能湧現,做為「另一種可能」的選擇,包括放棄前一瞬間才做的選定。

如此各人在成長中不斷的選擇不同的可能,因而在人格、知識、思想、信仰、喜好的養成上,也就逐漸顯出彼此不停更換的相似、互補、不同、對立的道路和立場。

b. 條條、條條道路通羅馬
明天的我可能成為今天的你,而明天的你也可能成為今天的我。這裡的相似、互補、不同、對立,並不牽扯屬於意識形態的是非、善惡、成敗之界定。它們是活潑有力的變化,也是各領域走向更高處,不可缺的要素。

2024 秋季 活泉甘霖講座邀請函

時間:2024 年10月6日

地址:台北市捷運大安站 19 (T) 樓 交誼廳

節目表

主題:另一種可能

09:50~10:00         Say 哈囉!

10:00~11:20          Pt 1. 林以真

11:35~12:55          Pt 2. 楊昱民傳道

13:00~14:00          喜樂簡餐

14:00~15:30          大家談

創世記疑難研究 - 第二十八章

Authors: 

創世記疑難研究 - 第二十八章 

 

壹、前言

從《創世記》第二十八章的經文表面好像是在描述「雅各」天梯夢境的軼事。但從「耶和華」和「雅各」關係的奇妙變化來看,卻是在描寫「耶和華」如何尋找已經離開祂迷失已久的「雅各」的一個偉大故事。

屬於窮人的十分之一

屬於窮人的十分之一

十一奉獻令人不禁莞爾的輪轉:
猶太教比基督教還新約。基督教比猶太教更舊約。

a. 猶太教:謹守舊約。但不再實行十分之一奉獻
主後70年聖殿被毀,獻祭終止,祭司和利未人失散。猶太教信仰雖然持續,但不再有必須奉獻十分之一以養活利未支派及維護聖殿的定例。除了少數的基本教義派之外,各猶太教派都不再不提及也不鼓吹十一奉獻。各樣捐獻全出於自願。

b. 基督教:以新約為本,卻緊抓舊約經文要信徒奉獻十分之一.
結果各處基督教常成為其所在地財力雄厚的團體之一。導致大至天主教的梵諦岡,小至只有幾百人的基督新教派,許多神職人員的生活飄搖在信徒之上,甚至擁有私人飛機,「神家」財務管理失真的醜聞,層出不窮,形成教會大破口。

A. 奉獻十分之一原是保障利未支派生活的永遠定例
民數記18:23-24:惟獨利未人要辦會幕的事,擔當罪孽;這要作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他們在以色列人中不可有產業;因為以色列人中出產的十分之一,就是獻給耶和華為舉祭的,我已賜給利未人為業。所以我對他們說:『在以色列人中不可有產業』。然後,利未支派再從所得中,拿出十分之一獻給神(民18:26)。

以色列人是唯一上帝的選民嗎 ?

Authors: 

這個題目由XhatGPT https://chatgpt.com來回答:

問:以色列人是唯一上帝的選民嗎 ?

答:

以色列人被認為是上帝的選民,這個概念在猶太教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根據《舊約聖經》,上帝與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簽訂了一個盟約,使亞伯拉罕的後代成為上帝的特別民族。這種選民的身份意味著以色列人被認為是被上帝選擇的人,以達成神聖的目的和計劃。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其他人民就被拒斥或被看作是次要的。猶太教也相信上帝的普遍性和全能性,認為所有人類都能通過道德和良善的行為來親近上帝。此外,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等其他宗教也有類似的觀念,認為上帝對特定的民族或信仰群體有特殊的關懷和指導,但同樣也關注和接納全人類。

因此,問題本身牽涉到宗教信仰和解釋的層面,不同的宗教和信仰系統會有不同的理解和回答。

真耶穌教會是唯一得救的教會嗎 ?

Authors: 

這個題目由XhatGPT https://chatgpt.com來回答:

問 :

真耶穌教會是唯一得救的教會嗎 ?

答:

「真耶穌教會是唯一得救的教會嗎?」這個問題涉及到基督教的救贖觀念和教義解釋,不同的基督教教派和教會有不同的觀點。

有些基督教教派相信,唯有信仰真正耶穌基督的人才能得到永生和救贖,因此認為自己的信仰是唯一正確的道路。這些教派通常認為其他信仰系統或教義上的差異可能會影響人們是否能獲得救贖。

然而,也有其他基督教教派和學者認為,上帝的恩典和救贖是廣泛和普遍的,不僅僅限於某一個教會或信仰群體。他們強調上帝的愛和寬恕是無限的,所有誠實地尋求他的人都能得到救贖,不論其所屬的宗教或信仰背景如何。

美麗如月亮 (文字檔)

美麗如月亮 belle comme la lune

神使各樣的樹從地裡長出來,可以悅人眼目,其上的果子好做食物(創2:9)。

神造萬物之後,賜給人類第一個也可以說是人生命中最高等的歡愉:視覺。可不是麼?救恩最大的賞賜不就是:人將「見」神的真體(約壹3:2 for we shall see him as he is)!

可惜後來宗教過度強調惡經由視覺挑起的私慾,少提人因眼見美善而獲得的心靈喜樂及對神的讚嘆,久而久之「視覺」幾乎成了「萬惡之源」的代名詞。與摩西一生最大的盼望:1. 得見神的榮耀(出33:18 let me see your glory)2. 得見應許美地(申3:25 let me cross over that I may see the good land),形成強烈對比。

神家最盡忠的僕人這兩樣視覺的渴望,神都在尼波山上滿足了他:與他在山頂面對面相遇,肩並肩隨神手指的方向,遠眺迦南。申命記最後並以「眼目沒有昏花(his eye was not dim),精神沒有衰敗」來描述摩西是怎樣「不朽」的離開人間回到神的懷抱裡(申34章)。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