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泉甘霖的帳戶下來了! 詳情請點擊這裡

文章總覽 All Text Articles

  • 愛、死亡與生命

    Authors: 

    愛、死亡與生命 

     

    乾掉的淚痕深印在皺紋上,老者雅各一手懷抱著剛出生的便雅憫,一手牽著還小的約瑟,凝望著自己親手為拉結立下的石碑,無限傷感。諸般往事也如秋絮,不斷繚繞在心頭。

    初見拉結,一婀娜美麗女子正趕著群羊迎來,正如陽光般地燦爛。無數次,聽著拉結在星光下的笑語,教我種種牧羊之事。其實,我是一個內向的人(與我外向的哥哥以掃不同),個性上與同樣內向的拉結姐姐,莉亞,更為契合。但是我愛上了拉結,願意為了她學習牧羊,日夜忍受燥熱酷寒之苦,為了娶她牧羊了七年。七年,時間的長短在愛中顯得一點意義都沒有。

    但是我的舅舅騙了我,七年後竟然是將莉亞嫁給了我!為得是要我白白地再為他牧七年的羊,好娶拉結。好吧!我可以忍,只要拉結願意嫁我。之後,我幾乎很少拜訪莉亞的帳篷了。我知道這對莉亞很不公平,但是我愛的本就不是她。

    但是天上的神可不這樣想。祂讓莉亞不斷生子,卻讓拉結無法懷孕。我還記得抱著第一個兒子的奇妙感覺,生命是如此貴重卻又輕柔,安穩地睡在我的胸口。我看著莉亞,握著她的雙手。第一次,我愛上了莉亞:不似男女之間的愛,卻隱約超越了那愛。原來生命也可以帶來愛情。

  • 當風浪揚起時

    Authors: 

    當風浪揚起時

    福音書這麼記載:湖上忽然起了暴風,船將滿了水,甚是危險。門徒來叫醒了主耶穌,說:「夫子!夫子!我們喪命啦!」耶穌醒了,斥責那狂風大浪;風浪就止住,平靜了。耶穌對他們說:「你們這小信的人哪!為什麼膽怯呢?」(路 8:23-25;太 8:26)。

    膽怯使人驚慌,令人心靈波動,無法平靜,得不到安息。老感覺在周圍暗處的某地,隱藏著什麼無形的厄運,隨時會撲到身上來(伯 3:26)。這樣的人信有神,但他對四圍環境的不安大過對神的信心。是「小信 little faith」。常會被環境嚇住,忘記自己信的是神,不是人。

    人必定也曾經看見過:當孩子不安時,會全身投到媽媽的懷抱裡,然後回頭用好奇的眼睛看著剛剛驚嚇他的動物。動物仍在,但孩子的心境已經大不相同。當狂風暴雨忽然臨到時,會慌張的緊緊抓住爸爸的手,接著就在爸爸的擋風擋雨下,自顧笑呵呵的玩起採水遊戲來。風雨仍在,然而不但不再可怕,反而成了孩子最愛的玩具。

  • 進到內室的施恩座前

    Authors: 

    進到內室的施恩座前

    Covid-19疫情,幾乎將整個世界習以為常的運作方式全部打掉。從武漢開始病毒就逼得人人不得不回家。回到人類在世上最基本的空間單元裡:兩人以上的家,一人獨居的內室。

    學校關了,商店關了,清真寺,猶太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教堂,除了喪禮,都不再允許多人的聚集。平常認為不可或缺的宗教集會,如星期五的禱告,星期六的安息,星期天的彌撒和崇拜,以及各樣儀式和節期,全都被迫取消。包括猶太教落在四月裡的最重要節日:逾越節!

    沒有一個人起來立志當殉道者,高喊:「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堅持要進會堂聚會。宗教建築物忽然間好像被毀的廢墟一樣,安靜到毫無聲息。所不同的是,宗教標記仍然在建築物上,掛著。

    大家都散去了,各歸各家。

    聖殿被毀。沒有了會幕,沒有了約櫃,沒有了祭壇,沒有了香爐。先前認為獻祭、贖罪和潔淨上一點一劃都不能廢去的規矩,如今隨著聖殿的毀壞,百姓的四散,再也沒有什麼是「必須」的了。人們驚訝的發現到,原來對神的信心和敬拜,沒有建築物,沒有規條,沒有儀式,不用透過祭司和文士也行!更無須要大家定時聚在一處才能舉行。從此,不管走到哪裡,人都可以自己築起壇來與神密相契!

  • 若按外貌待人,便是犯罪(雅2:9)

    若按外貌待人,便是犯罪(雅2:9)

    很敬佩一位姊妹,經濟條件和學識都在萬人之上,原可以舒舒服服、漂漂亮亮的待在家理當少奶奶,但她選擇每星期天到大都會提供遊民餐食的地方去洗盤子。去洗盤子!去洗盤子!用她一雙本應該是貴婦的手去為無論是貧困的,失業的,越獄的,欺詐的,醉酒的,同性戀的遊民,洗一堆又一堆沾滿他們口水和殘食的盤子!

    很榮幸十幾二十年前就認識她。那時她雖然本性很平易近人,但卻無形中給初次見面的人有種相形見絀,難以親近的感覺。如今再見到她,看著她,我詫異得說不出話來。

    一個站在高高講台的傳道人,一位自願到社會最底層去默默付出的姊妹。在講台上我侃侃而談「愛是..」,她在台下聚精會神的聽著。我一直感覺到自認精深的「神言奧秘」,在她面前如同是正面銅片閃亮,內面鐵板生鏽的鈸一樣,聲音不協調到難以忍受,真不知道怎樣繼續靠聖靈「闡明」下去。

    這位姊妹和我談到她去幫忙洗盤子的教會,「無條件歡迎每個人到教會來」。沒有任何預設的條件。教會大門敞開,人人都可進來。教會的牧師說:「是的,有人說我們這樣做是置『真理』和『教義』於不顧,完全沒有原則,只會談愛」。可是,牧師接著說,愛才是福音真理的主軸,愛才是真實的得救教義。不是嗎?

頁面